周大福是香港商人郑裕彤及其家族拥有的一个实力雄厚的私人商业集团,集团总资产值超过50亿美元,所经营的业务遍布全世界。在珠宝界,周大福称得上是鼻祖了。作为珠宝钻戒、黄金首饰的成功典范,它的发家史又是怎样的呢?在互联网时代,它又该如何发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珠宝界大佬周大福。
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集团」;香港联交所股份代号:1929)于2011年12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以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珠宝集团为愿景。
集团标志性品牌「周大福」创立于1929年,透过别出心裁的设计和对细节的坚持,让传统成为经典。周大福珠宝集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及坚实的品牌信赖基础,㇐直视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并透过匠心打造的精致产品,与广泛的顾客建立情感联系,其成就广获认同。集团对创新与工艺的恒久坚持是其取得成功的要素。时至今日,集团已成为了质量、价值和顾客满意度的代名词。
周大福珠宝集团作为行业知名的中国珠宝商,确信透过现代创新设计揉合传统工艺,能创造出代代相传的珠宝首饰。我们每个产品系列都经过巧妙构思、匠心制作,旨在述说不同顾客的故事,庆祝他们生命中每个特别时刻。我们将陪伴每㇐代的顾客㇐同成长,在他们追寻幸福的道路上提供激励和启发,把「周大福」的品牌故事和产品编织到顾客的生活脉络当中。
集团拥有广泛的产品、服务及销售渠道,其品牌组合包括旗舰品牌「周大福」及其精心策划的零售体验,以及HEARTS ON FIRE、ENZO、SOINLOVE 与MONOLOGUE 等其他个性品牌。
集团致力通过提高盈利质量和推动更高价值的增长,为不同持分者创造可持续的⾧期价值。集团拥有庞大的零售网络,包括遍布中国和全球多个地区的近8000家门店,以及日益增长的电子商务业务。此外,集团亦正实施具针对性的线上线下策略,以加强在当前全渠道零售环境中的竞争力。
周大福是香港商人郑裕彤及其家族拥有的一个实力雄厚的私人商业集团,集团总资产值超过50亿美元,所经营的业务遍布全世界。在珠宝界,周大福称得上是鼻祖了,历史由来已久。1929年,周大福第一家金店由周至元先生在广州市河南洪德路创立,主要经营传统的黄金饰品。
1931年,周大福迁到了澳门。那时候,周大福还是一个小金铺。
1940年郑裕彤来到澳门周大福金行当学徒,老板周至元是他父亲的好友。3年以后,郑裕彤出任周大福掌柜,并且迎娶了老板的女儿周翠英。
“珠宝大王”郑裕彤于1946年,把周大福开到了香港。这是大多数人都觉得周大福是香港品牌的原因。
在六十年代,郑裕彤开始接手周大福,秉承诚信经营,他首创的 999.9 纯金首饰,成为黄金首饰业的成色典范。
九十年代初,周大福决定以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制定 “一口价”,现已成为 “货真价实” 的另一代名词。
1998年,周大福在国内第一家专营店在北京建国门贵友商场开设,对周大福开拓国内市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此后,周大福在国内业务的发展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周大福的门店先后开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内地城市,周大福的门店随处可见。
周大福珠宝分类往往特别精细。明星代言,也让其品牌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
如今,周大福的logo和门店是这种画风的,周大福的营业收入甚至比很多国际大牌还要高。
多年来,周大福在香港及国内的珠宝首饰行业里,周大福每年销售额占市场第一位。
近日,周大福公布了截至2016年6月30日的3个月未经审核的主要经营数据,业绩惨淡。内地零售额同比下跌13%,销售额同店增长-17%,而香港及澳门地区的跌幅则大。
在中国,周大福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去年,国际咨询公司德勤发布了《2015年全球奢侈品报告》,按照收入对全球100家奢侈品公司做了排名,周大福以99.79亿元的年销售额位列第四。
周大福发布2016财年业绩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31日,周大福营收565.915亿港元,同比下降12%;净利润为29.414亿港元,同比下跌46.1%。周大福利润严重亏损的原因,除了美元升值、香港零售市场疲软外,内地游客的大幅下滑也是重要原因。
由于收入和利润双双下跌的打击,周大福的股价过去两年持续下跌。当前的总市值已经较2014年的高点折损超过900亿港元,最大跌幅超过7成。
企业亏损的结果之一就是门店关闭。截至2015年9月底的半年内,周大福关闭115个零售点,相当于总零售点约5%,截止2016年3月底,周大福在内地共拥有2057家珠宝零售网点。
近年来,珠宝行业不断遭遇滑铁卢,业绩惨淡,很多品牌纷纷关闭门店,有的甚至倒闭。周大福年报显示“关闭店数高于过往平均数,是由于疲软的消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电子商务的冲击,正日益挤压着珠宝商们的利润空间。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传统企业不得不做出转型。而中国内地越来越多百货公司重组结业,以适应转变中的零售业消费偏好;网络销售分流了部分消费者,进店人流下降。只有做好线上线下经营,传统企业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