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发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暂行)》《外资银行风险评价手册》等一系列的风险评价体系对商业银行进行了监管评级。随着评级机制的完善,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被大大限制,因此监管评级越高的金融机构往往也更受市场欢迎,下面跟随MAIGOO小编一起来了解商业银行评级详情吧。
一、评级依据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主要依据2005年12月2日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有《商业银行考核评价暂行办法》《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暂行)》《外资银行法人机构风险评价体系》《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等多个风险评价体系。
二、评级要素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充分借鉴了国际通用的“CAMELS”评级体系,其要素共7项,分别为:
资本充足(C=capital adequacy)权重占比15%;
资产质量(A=asset quality)权重占比15%;
管理质量(M=management quality)权重占比20%;
盈利状况(E=earnings)权重占比10%;
流动性(L=liquidity)权重占比20%;
市场风险(Sensitivity to market risk)权重占比10%;
信息科技风险(I=information technology risk)权重占比10%。
三、评级结果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结果具体分为6个级别、15个档次,评级如下:
90分(含)至100分为1级,有1A、1B、1C三个档次;
75分(含)至90分为2级,有2A、2B、2C三个档次;
60分(含)至75分为3级,有3A、3B、3C三个档次;
45分(含)至60分为4级,有4A、4B两个档次;
30分(含)至45分为5级,有5A、5B两个档次;
30分以下为6级,有6A、6B两个档次。
只有综合评价达到1级和2级的银行才属于健全的机构,3级的银行被认为低于满意程度,4级和5级的银行被认为存在一定问题,6级的银行就需要采取补救措施,甚至启动退出机制。
四、评级周期
评级周期为一年,即监管人员每年应对商业银行进行一次年度评级。一般来说,年度评级工作应于该年度结束4个月内完成,对一家机构有效评级时间不得少于10日。
注:商业银行应当对本行监管评级结果严格保密,不得向新闻媒体或社会公众披露。
品牌 | 品牌历史/创立时间 | 企业名称 |
富滇银行 | 1912 | 富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国际银行 | 1985 | 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台州银行 | 1988 | 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泰隆银行TAILONG | 1993 |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银行 | 1995 |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银行 | 1996 |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银行 | 1996 |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银行 | 1996 | 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银行 | 1996 | 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银行 | 1996 | 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银行 | 1996 | 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青岛银行BQD | 1996 | 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郑州银行 | 1996 | 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银行 | 1996 | 天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齐鲁银行 | 1996 | 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宁波银行 | 1997 |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徽商银行 | 1997 | 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长沙银行 | 1997 | 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贵阳银行GYB | 1997 | 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盛京银行 | 1997 | 盛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兰州银行 | 1997 | 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银行 | 1997 | 哈尔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威海银行 | 1997 | 威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广西北部湾银行 | 1997 | 广西北部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汉口银行 | 1997 | 汉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昆仑银行 | 2006 | 昆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银行 | 2007 | 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银行 | 2010 | 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贵州银行 | 2012 | 贵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原银行 | 2014 | 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