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单 东莞市国家级_省级_市级非遗名录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游客 上传提供 ★★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东莞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粤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22年,东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东莞千角灯、龙舟制作技艺、樟木头舞麒麟、木鱼歌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塘尾康王宝诞、东莞龙舞、舞木龙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岭南派古琴艺术、草龙舞、冼沙鱼丸等。想要了解更多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就继续浏览下文吧!
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东莞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粤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的粤剧之乡,已形成国家、省级、市级、镇街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东莞非遗分布特点:东南部多山,孕育了山区片以麒麟舞、客家山歌及客家习俗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圈;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形成了以莞香为核心,舞龙、舞狮、木偶戏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圈;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产生了以木鱼歌、武术、舞狮和大型游会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圈;西北部、西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是水网纵横的水乡地区,以龙舟文化、粤剧曲艺、莞草编织为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原素,以七夕贡案制作、乞巧节、腊味制作、裹蒸粽等水乡特色项目为周边原素,构建了水乡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圈。

东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灯彩(东莞千角灯)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广东省东莞市
麒麟舞(樟木头舞麒麟) 传统舞蹈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广东省东莞市
彩扎(麒麟制作) 传统美术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广东省东莞市
龙舟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广东省东莞市
庙会(茶园游会) 民俗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广东省东莞市
木鱼歌 曲艺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广东省东莞市
赛龙舟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广东省东莞市
传统香制作技艺(莞香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广东省东莞市
寮步香市 民俗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广东省东莞市
东莞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项目名称 门类 申报单位 批次
东莞麒麟舞 传统舞蹈 东莞市 第一批
千角灯 传统技艺 东莞市 第一批
咸水歌 传统音乐 东莞市沙田镇 第二批
东莞龙舞 传统舞蹈 东莞市大朗镇 第二批
醒狮 传统舞蹈 东莞市石排镇 第二批
龙舟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东莞市中堂镇 第二批
麒麟制作 传统技艺 东莞市清溪镇 第二批
莞草编织 传统技艺 东莞市厚街镇 第二批
乞巧节 民俗 东莞市望牛墩镇 第二批
东坑卖身节 民俗 东莞市东坑镇 第二批
寮步香市 民俗 东莞市寮步镇 第二批
康王宝诞 民俗 东莞市石排镇 第二批
东坑木鱼歌 曲艺 东莞市东坑镇 第三批
莫家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东莞市桥头镇 第三批
长安大盆菜 民俗 东莞市长安镇 第三批
舞木龙 民俗 东莞市厚街镇 第三批
端午游木龙 民俗 东莞市常平镇横江厦 第三批
草龙舞 传统舞蹈 东莞市企石镇 第三批
石龙醒狮头制作技艺 传统美术 东莞市石龙镇 第三批
龙舟月 民俗 东莞市万江区 第三批
中堂龙舟景 民俗 东莞市中堂镇 第三批
茶山公仔 传统美术 东莞市茶山镇 第四批
莞香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东莞市大岭山镇 第四批
横沥牛墟 民俗 东莞市横沥镇 第四批
清溪麒麟舞 传统舞蹈 东莞市清溪镇 第四批
麒麟引凤 传统舞蹈 东莞市道溶镇 第四批
白沙油鸭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东莞市虎门镇 第四批
加载更多
东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保护单位 批次
灯彩(东莞千角灯) 传统美术 莞城区 第一批(2007年)
龙舟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中堂镇 第一批(2007年)
麒麟舞(“樟木头舞麒麟”为国家级名称) 传统舞蹈 樟木头镇 第一批(2007年)
木鱼歌 曲艺 东坑镇 第一批(2007年)
龙舟月(“赛龙舟”为国家级名称)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万江区 第一批(2007年)
彩扎(麒麟制作) 传统美术 清溪镇 第一批(2007年)
寮步香市 民俗 寮步镇 第一批(2007年)
咸水歌 传统音乐 沙田镇 第一批(2007年)
东莞龙舞 传统舞蹈 大朗镇 第一批(2007年)
醒狮 传统舞蹈 石排镇 第一批(2007年)
莞草编织 传统技艺 厚街镇 第一批(2007年)
乞巧节 民俗 望牛墩镇 第一批(2007年)
东坑卖身节 民俗 东坑镇 第一批(2007年)
塘尾康王诞(“康王宝诞”为省级名称) 民俗 石排镇 第一批(2007年)
草龙舞 传统舞蹈 企石镇 第一批(2007年)
莫家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桥头镇 第一批(2007年)
石龙醒狮头制作技艺 传统美术 石龙镇 第一批(2007年)
盆菜(“长安大盆菜”为省级名称) 民俗 长安镇 第一批(2007年)
舞木龙 民俗 厚街镇 第一批(2007年)
端午游木龙 民俗 常平镇 第一批(2007年)
麒麟引凤 传统舞蹈 道滘镇 第一批(2007年)
茶山公仔 传统美术 茶山镇 第一批(2007年)
七夕贡案 民俗 道滘镇 第一批(2007年)
横沥牛墟 民俗 横沥镇 第一批(2007年)
客家山歌(清溪客家山歌) 传统音乐 清溪镇 第一批(2007年)
客家山歌(凤岗客家山歌) 传统音乐 凤岗镇 第一批(2007年)
莞草编织技艺 传统技艺 道滘镇 第一批(2007年)
过洋乐 传统音乐 莞城区 第一批(2007年)
貔貅舞 传统舞蹈 横沥镇 第一批(2007年)
东莞龙舞 传统舞蹈 长安镇 第一批(2007年)
草龙舞 传统舞蹈 横沥镇 第一批(2007年)
粤剧 传统戏剧 长安镇望牛墩镇 第一批(2007年)
木偶戏 传统戏剧 大朗镇 第一批(2007年)
粤曲 曲艺 道滘镇、麻涌镇 第一批(2007年)
龙舟说唱 曲艺 石碣镇 第一批(2007年)
彩扎(麒麟制作) 传统美术 石龙镇 第一批(2007年)
灯笼仔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石龙镇 第一批(2007年)
客家服饰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樟木头镇 第一批(2007年)
“百岁”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中堂镇 第一批(2007年)
凉帽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桥头镇 第一批(2007年)
交盘会 民俗 石碣镇 第一批(2007年)
加载更多
备注:
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并公布的第一批至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广东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至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东莞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至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截至时间为2022年10月,最新名单,以官方数据发布为准。
推荐阅读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提交资讯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代表性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中国拥有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万余项,其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43项,那么中国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中国传统医药代表针灸、中国传统体育游艺类代表太极拳、中国传统音乐代表古琴艺术、中国传统美术代表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民俗代表春节、中国传统戏剧代表京剧、中国传统舞蹈代表秧歌、中国传统民间文学代表牛郎织女等,了解更多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非遗,请浏览本文。
东莞饮茶习惯 东莞人喜欢喝什么茶 东莞饮茶文化
东莞人爱饮茶,除了喝绿茶等常规茶外,民间喝草本茶的习惯由来已久,如:莞香茶、清明茶、米碎花茶、老耳水等。东莞人饮茶注重“食”,往往是边喝茶边吃点心。东莞人的生活离不开“茶”。小编这就给你介绍一下东莞的饮茶文化。
东莞方言介绍 东莞本土方言特点 东莞方言你了解吗
东莞话属粤语莞宝片,以莞城话为标准。东莞话也是莞宝粤语的代表方言之一。东莞话与广州话在词汇上区别不大,在韵母发音上有差别,且有规律可循。很多广州人听不明白东莞话,而很少接触粤语的东莞老人也很难跟广州人沟通。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东莞方言,快来了解一下吧!
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_木鱼歌_寮步香市_传统香制作技艺
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是目前广东省最大的非遗展馆。馆内展出了8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项目,包括千角灯、龙舟制作、麒麟舞、木鱼歌、赛龙舟、麒麟制作、莞香制作技艺、寮步香市等,本文小编为大家介绍了木鱼歌、寮步香市、传统香制作技艺,快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游艺杂技
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常见的有隐约、戏剧、曲艺、舞蹈和游艺杂技等,这些文化底蕴与深度在传承与发展中,可以通过美妙的舞姿、动听的声音与动人的故事、充满魅力的表演等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传达和讲述给后人。今天MAIGOO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一次常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