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非遗传统技艺有哪些项目 天津传统技艺国家级非遗名录大全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天津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天津是中国北方的曲艺之乡,是诸多曲艺形式发源、兴盛和发展的地方,各种表演艺术门类齐全,其中京东大鼓、天津时调、梅花大鼓、京剧、相声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津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就有风筝制作技艺、手工制鞋技艺、传统面食制作技艺、酿醋技艺、剧装戏具制作技艺、葫芦制作技艺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天津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天津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Ⅷ-61 酿醋技艺(独流老醋酿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天津市静海区
Ⅷ-82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戏剧靴子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天津市河东区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天津市南开区 风筝魏(天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Ⅷ-115 手工制鞋技艺(老美华手工制鞋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天津市和平区 天津老美华鞋店有限责任公司
Ⅷ-136 装裱修复技艺(天津古籍修复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天津市
Ⅷ-160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天津“狗不理”包子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天津市和平区 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Ⅷ-160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天津市河西区 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Ⅷ-265 葫芦制作技艺(天津葫芦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天津市宝坻区

声明:以上天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天津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项目介绍
风筝,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深受人们喜爱。风筝出现于中国东周、西周春秋时期,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经过汉、唐,宋、元等朝代的发展有了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2006年,山东省潍坊市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醋是中国各大菜系中传统的调味品。据现有文字记载,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酒作为发酵剂来发酵酿制食醋,东方醋起源于中国,据有文献记载的酿醋历史至少也在三千年以上。醋酿制技艺包含了很多类型,比如: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小米醋酿造技艺、独流老醋酿造技艺、保宁醋传统酿造工艺、吴忠老醋酿制技艺、赤水晒醋制作技艺,每个都有各自的特点。经常喝醋能够起到消除疲劳等作用,醋还可以缓解感冒引起的并发症的作用。 【 详细>>】
山西传统面食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其中以龙须拉面和刀削面最具代表性。山西面食历来在全国备受赞誉,有“中国面食在山西”之说。普通的面团在山西人手中可以做出近百种花样,显示出浓厚的地方特色。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是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技艺。 【 详细>>】
葫芦制作技艺(天津葫芦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5月24日,天津市宝坻区申报的葫芦制作技艺(天津葫芦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详细>>】
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用于书画、碑帖等的装饰和修复还原,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装裱古代称为“裱褙”,亦称“装潢”、“装池”。这一技艺的出现,为保存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古代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术历经晋、唐、宋、元的长期发展,到明清时期基本定型,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京裱”和以苏州为中心的“苏裱”两个流派。久负盛名的老字号装裱店“荣宝斋”的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具有自己独特、完备的工艺流程,是“京裱”最集中的体现,在全国装裱界独树一帜。 【 详细>>】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江苏省苏州市、北京市、天津市等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剧装戏具分衣、盔、杂、把四项,衣主要指戏衣,盔主要包括头盔、帽子等,杂主要包括髯口、靴鞋等,把主要是刀枪把子等,其中盔头、戏衣和靴鞋三部分制作工艺较为复杂。2006年05月20日,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传统手工制鞋工艺凝聚了人民的聪明才智,但手工绱鞋却在20世纪40年代被西方的胶粘工艺所替代,手工制鞋技艺面临危机,但危机与机遇并存。老美华经过不懈努力保护传统文化,手工制鞋技艺于最终传承了下来。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是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布鞋制作技艺。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广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西是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地区,由于广西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多样性、独特性等几个特点。据买购网小编了解,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南采茶戏等非遗文化历史积累深厚,与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精神信仰息息相关的民族剧种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你知道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哪些吗?本文整理了广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剧、那坡壮族民歌、彩调、桂南采茶戏、壮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 ★★★
2.4w+ 18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原则之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肩负着延续传统文脉的使命,彰显着遗产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还不断地将天才般的个性创造融入传承实践活动中,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命名了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998人,以下是名单。
中国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代表性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中国拥有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万余项,其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43项,那么中国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中国传统医药代表针灸、中国传统体育游艺类代表太极拳、中国传统音乐代表古琴艺术、中国传统美术代表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民俗代表春节、中国传统戏剧代表京剧、中国传统舞蹈代表秧歌、中国传统民间文学代表牛郎织女等,了解更多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非遗,请浏览本文。
天津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津有哪些非遗项目?天津是中国北方的曲艺之乡,是诸多曲艺形式发源、兴盛和发展的地方,各种表演艺术门类齐全,其中京东大鼓、天津时调、梅花大鼓、京剧、相声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面MAIgoo小编整理了天津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杨柳青木版年画、京东大鼓、天津时调、梅花大鼓、天津泥人张、京剧、相声、津门法鼓、回族重刀武术、京韵大鼓等,盘点天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了解更多的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津市 ★★★
1.7w+ 8
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海有哪些非物质文化?据maigoo小编所知,上海现有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220项,其中包括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传统体育和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本文整理了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沪剧、锣鼓书、上海绒绣、顾绣、越剧、浦东说书、毛笔制作技艺等,还为大家盘点了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市 ★★★
2.9w+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