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发布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新闻 2022年度全国消费维权十大新闻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名品资讯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为推动消费维权事业发展,《中国消费者报》发起了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新闻评选活动。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铁拳”行动、“共促消费公平”活动蓬勃开展、整治过度包装与天价月饼成效显著等事件入选2022年度十大消费维权新闻。下面一起来看2022年度全国消费维权十大新闻详情。
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新闻
序号 2022消费维权新闻 序号 2022消费维权新闻
1 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铁拳”行动 6 重庆探索“以行为赔偿损失”
2 “共促消费公平”活动蓬勃开展 7 广西调查共享电动自行车“杀熟”
3 整治过度包装与天价月饼成效显著 8 YY直播活动规则模糊提现难
4 揭露蟹卡蟹券市场“套路”问题 9 消费者组织向格式条款不公平现象“开火”
5 江苏敦促新能源车企消除消费纠纷隐患 10 盲盒式消费投诉居高不下
2022消费维权十大新闻详情
  • 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铁拳”行动

    2022年以来,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聚焦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的突出问题,重拳出击,持续开展“铁拳”行动,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油品质量违法和加油站计量作弊、“神医”“神药”虚假违法广告、医疗美容领域虚假宣传、翻新“黑气瓶”和劣质燃气具、超期未检电梯、面向未成年人开展“无底线营销”等违法行为,查办了一批与群众利益紧密相关、性质恶劣的违法案件,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营造了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 “共促消费公平”活动蓬勃开展

    2022年1月1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2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共促消费公平”。围绕该主题,中消协以及各地消费者组织开展了多种活动,推动社会共识,筑牢消费公平社会基础,夯实消费公平法治保障,加大消费公平救济力度,壮大消费公平监督力量。

  • 整治过度包装与天价月饼成效显著

    2022年8月15日,《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正式实施。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过度包装与天价月饼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集中整治。《中国消费者报》积极发挥“民生探头”作用,开展系列报道,从标准宣贯、监管执法、曝光案例、市场调研、消费引导等多方面展示市场现状。市场整治与新闻监督协同发力,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 揭露蟹卡蟹券市场“套路”问题

    2022年秋季,《中国消费者报》以旺季热销的季节性商品为突破口,以“聚焦蟹卡蟹券消费”为主题,精心策划、实地采访,对蟹卡蟹券消费中存在的产品型号混淆价格、线上线下销售产品价格和品质不一致、礼券提货后货不对板缺斤少两、蟹卡无法提到货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震慑了不法经营者,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并为相关部门提供了查处线索。

  • 江苏敦促新能源车企消除消费纠纷隐患

    为了推动解决新能源车企与消费者签订不公平格式条款的问题,2022年5月19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了《新能源汽车行业不公平格式条款调查报告》,其中揭示了十大不公平格式条款,包括协议交易对象不明、车企免责条款过宽、收集个人信息不规范、车企单方修改权无限制、约定响应时间过长等问题。7月11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整改情况通报,14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全部提交了整改方案并通过审核,促进了市场消费公平的实现。

  • 重庆探索“以行为赔偿损失”

    重庆市合川区富民商贸经营部等5家经销商向农村地区销售假冒洗发水,被重庆市消委会提起公益诉讼。重庆市消委会请求法院判令5起案件的被告以行为赔偿损失,自2021年11月起的3年内分别在涉案乡镇购买当地出产的惠农产品,购买金额为各自销售金额的3倍,总金额达355万余元。

    重庆市消委会通过支持消费者集体诉讼、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等实践工作,全链条、全方位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成效显著。被告以行为赔偿损失,既避免了关于惩罚性赔偿金的争议,又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 广西调查共享电动自行车“杀熟”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委会委托第三方对广西14个市运营的17个品牌的共享电动自行车开展消费调查并发布调查报告。报告证实了共享电动自行车存在大数据杀熟、强推广告、收集个人信息等侵权行为。广西自治区消委会提出的规范共享电动自行车管理和服务建议,得到了交通部门重视。

  • YY直播活动规则模糊提现难

    2022年初,YY直播平台推出“南北争年味”活动,宣称做任务可获现金奖励,但大量用户反映遭遇提现难。经调查,该活动提现规则表述模糊,消费者若想提现获得奖励需要抢提现额度,活动涉嫌虚假营销。该事件引起了市场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对YY直播平台进行了约谈,督促其切实解决消费者投诉。

  • 消费者组织向格式条款不公平现象“开火”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梳理调查了30多个APP、网站的“用户协议”,发现这些协议或是指定仲裁机构用仲裁方式解决消费纠纷,或是指定由某地法院审理消费纠纷引发的诉讼,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消费者维权难度,明显不公平。对此,中消协指出,“指定管辖”格式条款涉嫌侵犯消费者三大权利,并在开展的“不公平格式条款”系列点评活动中,专门对管辖权不公平格式条款进行了点评。此后,多地消费者组织开展了点评不公平格式条款活动。

  • 盲盒式消费投诉居高不下

    2022年,各地消费者组织收到的盲盒式消费相关投诉量居高不下,其中包括:线上平台“盲盒星球”存在拖延发货、选择性发货、砍单等问题,“蛋趣”平台单方面取消消费者订单问题;盲盒文具市场存在以盲盒属性为由不公示产品信息问题;并以文字、视频融合报道的方式揭露芒果TV网站抽奖广告未明确兑奖方式、奖品交付条件,诱导消费者通过抽奖方式购买产品及下载第三方软件等问题。

推荐阅读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提交资讯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网购如何维权 网购纠纷怎么解决 网购315投诉步骤
网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因为电商平台上的卖家良莠不齐,因此在网购时,一定要睁大双眼,谨防掉入购物陷阱。万一遇到网购纠纷,网购如何维权呢?Maigoo编辑整理了一些关于网购维权的资料,教您网购怎么投诉卖家。
消费维权 网购
1.5w+ 116
快递消费如何维权 三种快递投诉最狠的方式
快递消费遇到延误、包裹丢失等不顺心的情况,可以通过与快递公司协商、通过12305邮政业消费者申诉中心调解、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向邮政管理部门举报等方法依法维权,除此之外,还可以投诉快递,快递投诉比较狠的方式主要有拨打12305、官网投诉以及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下面一起来看看快递消费如何维权以及三种快递投诉最狠的方式吧。
柳州市第二批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实体店名单公布 49家柳州无理由退货实体店名单
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柳州市第二批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实体店名单,大润发、沃尔玛等49家实体店实行“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据悉,该名单实体店分布在柳州城中区、柳北区、柳城县等9个区县中,涉及家电、百货、超市、建材等行业。其中,承诺无理由退货承诺时间最长为30天,共3家,其他多为7天,还有一家美食坊承诺当餐即退。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名单详细内容吧。
哄抬价格什么意思 哄抬价格属于违法行为吗
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不正当价格行为。哄抬价格什么意思?只要是高于正常市场价值就属于哄抬价格,可以予以罚款,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下面为大家进一步介绍哄抬物价的认定标准。
盘点网络诈骗案例大全 网络购物骗局揭秘 网络诈骗多少金额受理
网络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据360安全大脑发布的《2018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00后已经成为网络诈骗份子的新目标;60后人均损失最严重,高达6.8万元。面对花样百出的网络诈骗,我们在网购,或者使用手机APP时应注意什么呢?买购网整理了一些网络诈骗案例大全,告诉大家网购诈骗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