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新晋独角兽公司的数量从2022年的74家减少至51家,增速下降约25%。从行业分布来看,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行业企业数量最多,有12家,但其贡献度却在迅速降低,由2022年的约50%下降至2023年的23%;而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的企业贡献占比则从2%上升18%;此外,芯片半导体企业的贡献也在增加,有9家企业上榜,贡献了约18%的独角兽增量,而去年这一数字仅为11%。
在地区分布方面,2023年,北京共有12家企业上榜,时隔一年反超上海、广东,重回第一。在北京新增的独角兽企业中,有近6成的企业与人工智能技术密切相关,而上海则是机器人相关的独角兽企业继续发力。
| 企业名称 | 行业 | 地区 | 成为独角兽时间 |
| 星河动力 | 商业航天 | 北京 | 2023.12 |
| 彩食鲜 | 电商零售 | 陕西 | 2023.12 |
| 星纪魅族 | 软件服务 | 武汉 | 2023.11 |
| 芯德半导体 | 芯片半导体 | 江苏 | 2023.10 |
| 欧冶半导体 | 芯片半导体 | 广东 | 2023.10 |
| 新元素医药 | 医疗健康 | 江苏 | 2023.10 |
| 臻驱科技 | 汽车交通 | 上海 | 2023.10 |
| 智谱AI | 人工智能机器人 | 北京 | 2023.10 |
| 燧原科技 | 芯片半导体 | 上海 | 2023.9 |
| 踏歌智行 | 汽车交通 | 北京 | 2023.9 |
| 洛轲智能 | 汽车交通 | 上海 | 2023.9 |
| 滴灌通 | 金融 | 广东 | 2023.8 |
| 阿维塔科技 | 汽车交通 | 重庆 | 2023.8 |
| 艺妙神州 | 医疗健康 | 北京 | 2023.7 |
| 达闼机器人 | 人工智能机器人 | 上海 | 2023.7 |
| 海辰储能 | 清洁技术与新能源 | 福建 | 2023.7 |
| 中伟新能源 | 清洁技术与新能源 | 广西 | 2023.12 |
| 零食很忙 | 电商零售 | 湖南 | 2023.12 |
| 同光股份 | 芯片半导体 | 河北 | 2023.12 |
| 长扬科技 | 企业服务 | 北京 | 2023.11 |
| 零一万物 | 人工智能机器人 | 北京 | 2023.11 |
| 百川智能 | 企业服务 | 北京 | 2023.10 |
| 极飞科技 | 人工智能机器人 | 广东 | 2023.9 |
| 奕成科技 | 芯片半导体 | 四川 | 2023.8 |
| 中科富海 | 清洁技术与新能源 | 北京 | 2023.8 |
| 徐工汉云 | 软件服务 | 江苏 | 2023.9 |
| 大秦数能 | 清洁技术与新能源 | 江苏 | 2023.7 |
| 天兵科技 | 商业航天 | 北京 | 2023.10 |
| 一道新能 | 清洁技术与新能源 | 浙江 | 2023.7 |
| 宇泽半导体 | 清洁技术与新能源 | 云南 | 2023.1 |
| EcoCeres怡斯莱 | 清洁技术与新能源 | 香港 | 2023.1 |
| 博锐生物 | 医疗健康 | 浙江 | 2023.1 |
| 正泰新能 | 清洁技术与新能源 | 浙江 | 2023.1 |
| 中粮福临门 | 农业 | 上海 | 2023.2 |
| 华虹半导体制造无锡公司 | 芯片半导体 | 江苏 | 2023.2 |
| 镁佳科技 | 人工智能机器人 | 江苏 | 2023.2 |
| 智元机器人 | 人工智能机器人 | 上海 | 2023.2 |
| 蓝晶微生物 | 清洁技术与新能源 | 北京 | 2023.2 |
| 蘑菇车联 | 人工智能机器人 | 北京 | 2023.3 |
| 徐州博康 | 芯片半导体 | 江苏 | 2023.4 |
| 生工生物 | 医疗健康 | 上海 | 2023.4 |
| 泰诺麦博 | 医疗健康 | 广东 | 2023.4 |
| 麦田能源 | 清洁技术与新能源 | 浙江 | 2023.5 |
| 华晟新能源 | 清洁技术与新能源 | 安徽 | 2023.5 |
| 清电光伏 | 清洁技术与新能源 | 安徽 | 2023.5 |
| 云南国钛金属 | 制造业 | 云南 | 2023.6 |
| Minimax名之梦 | 人工智能机器人 | 北京 | 2023.6 |
| 茶百道 | 新消费 | 四川 | 2023.6 |
| 长飞先进半导体 | 芯片半导体 | 安徽 | 2023.6 |
| 联合飞机 | 芯片半导体 | 广东 | 2023.6 |
| 阜阳欣奕华 | 人工智能机器人 | 上海 | 20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