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READ
成都有哪些书院?历经宋、元、明等朝代发展,清代四川书院达到顶峰时期,书院数量居于全国第2位。那时成都城区内,四大书院(锦江书院、墨池书院、芙蓉书院、潜溪书院)与尊经书院称雄,成都郊县绣川书院(金堂)、崇阳书院(崇州)、万春书院(温江)、九峰书院(彭州)、唐昌书院(郫县)等遍地开花。下面本文盘点了成都著名的十大书院,一起去了解下吧!
-
锦江书院
锦江书院,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是中国古代书院。在中国历史上,书院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和教育制度。自唐代出现书院,至清朝末年废书院,书院制度存在达一千年以上。有学者统计,全国历代书院在6600所以上。书院是我国重要的历史遗产,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所有名的锦江书院。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四川总督奉旨宣布将尊经书院与1896年成立的四川中西学堂合并为四川通省大学堂,同年年底改称四川省城高等学堂,第二年(1903年)锦江书院并入,即今四川大学前身。
-
尊经书院
尊经书院成立于同治十三年(1874)。尊经书院是四川近代高等学校的源头之一。书院不志科举,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教学时放弃传统书院的八股文内容,除了国学,还教授西方科学知识。老师也多为名士,如四川“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宋育仁、戊戌变法理论思想“托古改制”的提出者廖平等等。“学生多是已经考取了秀才的人,他们都看到了八股文无用,来书院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四川总督奉旨宣布将锦江书院、尊经书院与1896年成立的四川中西学堂合并为四川通省大学堂,后改称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即今四川大学前身。
-
芙蓉书院
位于四川成都。清嘉庆六年(1801)成都知县张人龙捐俸首倡,县父老士绅“欢欣踊跃,富者输其财,能者董其事”,遂建于署北拐枣树。咸丰四年(1854)改建于青龙街墨池书院内,有大门、二门、讲堂、过厅、书舍、寝室、厨房等40余间,“复置水田于本邑三甲,以备经费”。“大宪来视,深加奖许,赐以额”。“规模轩敞,与‘锦江’、‘潜溪’遥相辉映”。又延名师衷以壎等主讲,张亦亲为讲学,竭尽“创造培养之力”。清末废。
-
潜溪书院
位于四川双流。清乾隆十二年(1747)华阳(今双流)知县安洪德建于城东安养乡潜溪祠原址,故名。祠祀明人宋濂,有祠田800余亩,明末兵乱为寺僧侵占。安洪德鼎力厘清,归还书院。重修祠宇续祀宋濂并增祀方孝孺等,同时延师课士。山长年修银200两,米4.8石,诸生膏火银共180两,米45石,由县府支给。道光十三年(1833)知县高学濂以书院距城较远、诸生就学不便,乃购梨花街地重建,而旧院仍称潜溪祠。清末废。
-
墨池书院
墨池书院,位于四川成都。清道光元年(1821)四川学政聂铣敏捐俸建。有三大院房舍200余间、空地4亩。中为书院,左为东园,右为廉泉精舍。聂任满回京,留仆居守。十三年聂之子以“其铺房招佃,收租不足作修补之费”,遂将院中屋宇租给贫民居住,三大院亦日趋坍塌。二十七年总督琦善拟将其并入芙蓉书院。二十九年总督徐泽醇“欲以其地作慈幼堂。邑人呈恳并入芙蓉书院,愿补葺完好”,未果。咸丰三年(1853)学政何绍基以一大院作廉官公所,次年成都知县段暄与华阳(今天府新区华阳街道)知县沈廷贵同请于大府,并入“芙蓉”得准。然“是时器具什物已为强者持去,墨弛已为东邻踞其半矣。复涉讼,历年始划定疆界”。以“芙蓉”押银400余两并邑人捐助共银1600余两修葺完善,“移芙蓉书院于此界中”,以墙右为“芙蓉”,墙左为“墨池”,中留一堂为聂公祠。清末废。
-
绣川书院
位于四川金堂。原名金堂书院。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知县陈舜明捐建于城东。近临清池,远面高峰,前为讲堂,后为寝室,左右傍舍近百楹。雍正七年(1729)知县太崇望置学田。十一年世宗特赐帑金以资膏火。乾隆十六年(1751)知县张南瑛修葺,更名“绣川”。二十六年知县饶学曦重修并新置学田300余亩。五十八年知县刘大镛续置学田10余亩,捐购藏书若干供师生览读,邑人陈钧有记。嘉庆十年(1805)知县谢惟杰增修院舍。同治三年(1864)知县徐璞玉又增置学田。邑人傅育贤等掌院多年,督率勤勉。每月官课,定其甲乙,资给膏火笔墨。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
-
崇阳书院
位于四川崇庆(今崇州)。原名江源书院。清康熙六十年(1721)知州邱纪建于治所西南文昌宫。有讲堂、斋舍、书楼、榭亭、庖厨等。乾隆十八年(1753)知州焦廷芝重修,改名“崇阳”。次年署知州胡德琳增置学田。后知州王犹龙又增置学田184亩。时学正杨藩兼山长,“日与诸生讲说不倦”。嘉庆十六年(1811)知州丁荣表增修讲堂5间,书舍12间,碑亭1座,有学生百余人。山长多由知州延聘地方宿儒担任。教师由山长延聘县内或外地学有专攻或著书立说者充任。束修膏火等费由州署学官拨支。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置两等小学堂。旧址今为崇阳镇学府街小学。
-
万春书院
位于四川温江。清乾隆十年(1745)知县冯中存捐俸建于文庙西隅,取温江古称万春为名。中为讲堂名“集贤”,后为师长居室,东西两侧厢房共44间,可容生员近200人。置学田,“延师以督其事”。贮钦定经书数十套供师生阅览。冯亲临讲学,“暇亦时与析其义,订其疑”。教诸生“非与雕绘章句梯利禄”,必须“修其身有以及于人,齐其家有以化于乡”,“以孝悌之行植其根本”,“以明体达用之学”“而求诸大道之归”。远近诸生负笈接踵而至,“受其甄陶,多所成就”。邑人曾学传有诗:“升堂步遗踪,望占意遥集。风雨色苍苍,鸡鸣声不息。”光绪三十年(1904)改设师范传习所。
-
九峰书院
位于四川彭县(今彭州)。清乾隆十五年(1750)知县许伯政与士绅建彭门义学于小南街。二十一年知县朱次臻增修并改名为书院。五十三年知县谢生晋重修,置学田240亩。道光十三年(1833)知县毓庆扩建,增学田共330亩。招生童肄业其中。课业以制艺和试帖诗为主。教材除“五经”、《四书集注》外,还读《四书讲义》、《天章炯戒》、《周易折中》、《学政全书》、《性理精义》、《圣谕广训》、《明史》、《名教罪人诗草》、《乐善堂全集》、《御制补笙乐》等书共120多种。山长吕调阳长期主讲,并以所著《观象庐丛书》、《论孟疑义》和《足财书》等教授生徒,鼓励自学经史诗文。常率生徒走出书院,结合本县山川名胜、风物民情进行教学,开书院教学之新风气。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为彭县经纬学堂。
-
四川国学院
四川国学院,位于四川成都。清末,当时的四川同全国一样,宣扬打倒满清、废除科举等行动。宋育仁等提出:学习张之洞在湖北创办新学──废除科举教学后的存古学堂。宣统二年(1910),原陕甘总督杨遇春后人将位于成都外南门街故第献出,作为存古学堂校址。
声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内容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开心娱乐,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申请删除>>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