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十大填词人    NO.1
台湾十大填词人    NO.1
					
					
						 台湾十大男填词人    NO.1
台湾十大男填词人    NO.1
					
					
						 港台十大填词人    NO.2
港台十大填词人    NO.2
					
					
						 台湾十大音乐人    NO.2
台湾十大音乐人    NO.2
					
					
						 港台十大音乐人    NO.3
港台十大音乐人    NO.3
					
					
						 港台十大词曲搭档    NO.3
港台十大词曲搭档    NO.3
					
					
						 十大台湾艺术家    NO.1
十大台湾艺术家    NO.1
					
					
						 中国十大作词家    NO.11
中国十大作词家    NO.11
					
					
				庄奴,原名王景羲,1921年出生在北京,台湾著名词作家,有台湾词圣之称。庄奴1943年加入抗日队伍,1949年到台湾。当过记者,后成为一名词作家。《小城故事》、《甜蜜蜜》、《又见炊烟》、《冬天里的一把火》等歌词均出自他手,写词五十载,作品超过3000首,至死笔耕不辍,被称为“与时间赛跑的老人”。庄奴,与大陆的乔羽、香港的黄霑并称“词坛三杰”。
2016年10月11日6时11分,庄奴去世,享年95岁。
庄奴小时候家在灯市口,在育英中学读的书。学校叫二十五中,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学校。庄奴说:“小时候家境很贫寒,家父是西北系的,所谓西北系就是冯玉祥、宋哲元,所以日本侵华之后,因为家父是抗战的,家境就衰落了,家里要负担四个孩子的教育费,我,姐姐,妹妹,弟弟都是上教会学校。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育英小学,学到一首歌,我至今还记得。”
庄奴小时候的名字叫王景羲,抗战时候,曾经改为黄河,因为抗战时期要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庄奴1941年毕业,后来考取了中华新闻学院。“考新闻学院是因为每人可以发一袋面,然后可以用这袋面养家糊口。因为那阵北京都是日本人占据,家父是抗日名将,姐妹都要上学,一直很苦,考大学时北大什么的都考取过,最后我选择了新闻学院。”庄奴说,他和母亲最后一别时,好像都没有话别,“我悄悄地离开家,偷偷到后方参加抗日,跟父亲母亲一告别的话,那他们就不让我去了。”离开家以后,家人就不知他是死是活。那时候,庄奴还回家过一次,母亲只说了一句话,回来了,当他再次离开家时就是永别。
庄奴第一次从台湾回到内地寻找亲人,没有找到。心情非常沮丧、失落,那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海峡两岸刚开放。后来,庄奴还是在台北托朋友在北京户籍单位里查,查到名字,才联络到的,妹妹也是到那时候才知道哥哥原来在台湾还没死。当庄奴坐飞机回北京看妹妹时候,他形容那时的心情是:“近乡更情怯,这个情感很复杂,多少年没见了,家庭什么样子,老人还在不在?所以我跟这个妹妹写信的时候,就是说见面是喜事,谁都不要哭,结果飞机一落地,回到故土了,起架轮一挨地,眼泪就流下来,回到故土,在心里就是回家的感觉真好,这些年每年回来一次那是句话“回家的感觉真好”。”
“当我年幼时,知道的不太多,我问妈妈要什么,妈妈就给我什么;当我长大后,知道的已够多,妈妈从不要什么,我也没给她什么;我给她的那样少,她给我的那样多,为什么为什么,妈妈始终没有告诉我”。1949年,刚到台湾不久,思念故乡和母亲的庄奴写下这首小诗。
55年后,回到大陆的庄奴从箱子底翻出泛黄的小诗,谱就这首《为什么》,由重庆南岸区珊瑚小学的孩子们演唱,在国际上屡获大奖。
“那时的情怀,海峡两岸的亲人相望天涯,这首歌打动人心的地方正在这里。”庄奴说,随部队到台湾,再回到大陆,父母已经阴阳两隔,姐妹兄弟以为他早就不在人世。
1941年,二十岁的庄奴考取中华新闻学院,后又到大后方参加抗日,身染重疾靠中草药幸运治愈,报考空军飞行员因身体太弱被调到地勤,先到重庆铜梁县训练三个月,后转到成都学校上课。“那时是流亡学生,一腔热血,一心报国,恨日本人啊,谁知还没毕业,抗战就胜利了。”庄奴说。
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庄奴仍清楚记得和其他青年们一起合唱《游击队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的激情场景。
庄奴说,人生如梦,抗日救国梦没能实现,却与亲人海峡相隔,这也铺就了后来他走上写歌这条路,因为太多情愫需要表达。
第六届百事音乐风云榜将终身成就奖颁发给被誉为“词坛泰斗”的台湾著名词作家庄奴,昨日他在京接受了部分媒体采访。这是92岁高龄的庄奴首次获颁终身成就奖,他却称之为“受之有愧,却之不恭”。
当年邓丽君说过,没有庄奴就没有邓丽君;庄奴亦说,没有邓丽君就没有庄奴。他曾经仅用5分钟就完成了《甜蜜蜜》。然而庄奴却只见过邓丽君本人一面。此后数年,邓丽君从未亲自找过庄奴写词。庄奴称彼此为“见面无缘,心灵有缘”的朋友。
庄奴认为邓丽君保持着古典的温柔大方,具有中国女子的纯粹之美,“她的气质与我的歌词不谋而合”。庄奴表示,邓丽君是华人歌手的标杆,他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对邓丽君一生的写照。
庄奴也如此评价自己。他告诉记者,40年来家里的墙上始终挂着一副对联用以自勉:“和时间赛跑的人,缘慈悲为怀的心”。50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创作不同风格的歌词3000余首,涉及儿歌、广告歌乃至佛教歌曲。
92岁高龄的庄奴,如今仍然坚持自修,每晚睡前读古典文学诗词歌赋。他在为“三峡百万移民”、“2008奥运会”等重大题材进行创作。
《又见溜溜的她》,演唱者齐秦
《甜蜜蜜》,演唱者邓丽君
《小城故事》,演唱者邓丽君
《冬天里的一把火》,演唱者高凌风
《又见炊烟》,演唱者邓丽君
《问明月》,演唱者曹芙嘉、巫启贤
《踏浪》,演唱者徐怀钰
2006年4月2日,获得第六届音乐风云榜终身成就奖
1990年,获得第一届金曲奖特别奖
1979年,获得第1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电影插曲,获奖作品《成功岭上》
2016年10月11日,“词坛泰斗”庄奴老先生溘然仙逝。多位音乐人于10月15日庄老人生告别会前夜,联袂发布了新作《再忆炊烟起》,用音乐致敬庄老夏墨彦等组创《再忆炊烟起》深情缅怀庄老先生。夏墨彦更是对庄老先生敬仰至深。这次夏墨彦与庄老的学生得意门生、著名歌唱家马丽老师通电话时,声音哽咽的说:“这次没能前往送行他老人家,是我一生的遗憾”。
“庄老的歌词朗朗上口,又文字优美,颇具中华古典之美,很适合邓丽君的演唱风格。”(邓长富评)
庄奴的歌词并不追求炫目的技巧,也没有华丽的词藻、故弄的玄虚,它们那么平实朴素、通晓易懂,但因为饱含真情实感,能够拨动听众的心弦引发共鸣,所以几十年来传唱不衰,成为永恒的经典。(人民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