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龙巴冰川位于西藏昌都市八宿县然乌镇和林芝市察隅县交界处的"日隆巴"高山区域,冰舌末端海拔4560米,属于中低纬度海洋性现代山岳冰川。该冰川因未被规模化开发而保持原始状态,冰舌可直接接触且全年开放,与邻近的来古冰川形成显著差异。2025年5月6日,中国首次海洋性冰川航空探测在该冰川启动,探测点位海拔超过4700米。
中低纬度罕见的海洋性冰川,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冰舌末端海拔4560米,后方连接海拔超过6000米的雪山群。
冰川表面呈现幽蓝色光泽,保留完整冰裂隙、冰塔等原生地貌。
冰舌前端可直接攀爬接触,无需跨越河流屏障。
夏季冰舌区域存在消融形成的冰洞,存在局部坍塌风险。
交通方式
从然乌镇出发需驾驶越野车穿越约10公里非铺装路面,抵达营地后换乘拖拉机或骑马完成最后3公里行程。2025年资料显示,当地村民提供有偿转运服务但未收取景区门票。
游览提示
装备要求:需穿戴防滑登山鞋、携带冰爪,海拔攀升区域需备氧气瓶。
游览时段:建议上午10点前抵达以避免冰面强烈反光。
安全警示:禁止单独深入冰裂隙区,雨季需防范冰川融水引发的局部洪水。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行政区划横跨昌都市八宿县然乌镇与林芝市察隅县。主体分布在"日隆巴"高山区域(地图标注名亦称"日弄巴"),距离然乌镇约30公里,与来古冰川直线距离不足10公里。
2025年5月6日启动的中国首次海洋性冰川航空探测中,该冰川被列为首个调查点:
探测区域海拔4745米,采用卫星遥感与直升机航空物探协同作业
重点研究冰川物质平衡、运动特征及气候响应机制
地面调查人员在冰面建立临时工作站,开展连续多日观测
该冰川在不同文献中呈现多种称谓:
官方测绘名称:日弄巴冰川(地形图标注)
旅游通用名:仁龙巴冰川(源自藏语发音音译)
历史称谓:仁龙坝冰川(早期科考记录用名)
与周边知名冰川的差异化特征:
相较于来古冰川:无河流阻隔实现零距离接触,冰舌活动性更强
相较于米堆冰川:未建设观景栈道,保留更完整的原始冰貌
相较于卡若拉冰川:具有典型海洋性冰川的显著物质补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