鳒鱼洲文创园位于东莞市莞城东江大道东侧,前身为改革开放初期东莞工业化的重要遗存,2019年通过1.5级开发模式实施活化改造。园区保留6处历史建筑及33栋保护建筑,融合岭南园林与现代设计元素,形成艺术设计、影视基地等创意功能区。截至2024年6月,已签约57家企业,其中文化类企业占比67%,形成"产业-商业-文化-科技"四位一体的城市会客厅。2024年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赋能城市更新十大优秀案例",成为兼具工业记忆与潮流文化的新地标。
鳒鱼洲作为东莞早期工业化发展的见证地,现存海关机构旧址、烟囱厂房等工业遗存。2019年3月,东实集团采用"保留建筑先行开发+土地后续出让"的1.5级开发模式,成为东莞首个同类项目。该模式通过先行改造既有建筑实现快速运营,同时为后续规划调整预留空间,开创了东莞工业遗产活化新路径。
园区完整保留工业遗址特征:
对33栋I、II类保护建筑实施"修旧如旧"改造,包括红砖修复、钢结构防水处理等工艺。
原大烟囱改造为设计工作室标志物,老车间高耸穹顶被用作文化沙龙空间。
原保安亭改造为围炉煮茶区,废弃钢管与涂鸦艺术形成工业美学景观。
新建跨厚街水道慢行桥,采用工业风桁架结构与夜景灯光系统,串联鳒鱼洲与工农8号创意园
截至2024年6月,园区入驻企业中文化类占比达67%,形成三大核心业态:
创意设计集群:涵盖建筑设计、影视制作等文化机构,利用工业厂房打造开放式办公空间。
文旅融合业态:通过国庆音乐会、迎春花市等活动年均吸引超50万人次客流。
科技赋能平台:引进数字内容创作、新媒体运营等科技型文化企业。
夜间经济方面形成"日落-灯光秀-夜市"消费链,江畔夜景与工业景观吸引年轻群体夜间到访。
园区构建复合型文化体验空间:
保留原仓储区改造为篮球训练中心,钢结构厂房转型为展览中心。
设置涂鸦创作区、金属装置艺术展示区等互动空间,年举办文创活动超120场。
引入精品咖啡馆、创意茶饮等休闲业态,改造旧设备室为文创产品展销空间。
建设工业记忆长廊,通过图文展板与实物陈列展示东莞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