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观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华山峪口玉泉院东侧文仙峪口,始建于明代,因供奉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道号"纯阳子")得名。现存建筑为民国十年(1921年)由华山东峰道士孙亨纯在古址上扩建,形成包含十二孔石洞的建筑群,故被俗称为"十二洞"。该观经1996年修葺后,现存吕祖殿等建筑遗迹,是兼具道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宗教场所。
主体建筑为五开间砖木结构的吕祖殿,殿内供奉吕祖坐像,整体布局呈北方园林式风格。观东侧存有龙泉及龙洞遗址,泉水终年不涸,与道教风水理念相契合。
十二孔石洞沿山势开凿,采用青石砌筑工艺,洞窟形制规整,展现民国时期关中地区道教建筑特色。现存洞窟功能包括修行静室、经书贮藏等,其中三孔洞窟外壁可见残缺道教符箓雕刻。
纯阳观地处秦岭北麓文仙峪尽处,西距华山峪口直线距离约850米。根据《华阴县志》记载,该观原为明代建造的吕祖庙,民国十年(1921年)由华山东峰道士孙享纯在古址上扩建,形成东峰下院体系。1996年修缮后正式定名为纯阳观,现存建筑群包含十二孔石洞及附属设施。
观内保存有吕洞宾题壁诗作,据传其曾在此隐姓埋名学道四十年,并在化仙桥得汉钟离传授道术。文仙峪口原建有石桥,后毁于山洪,现改为简易桥体连通观内外。
作为全真派重要活动场所,该观与华山玉泉院、东峰道观形成完整道教体系。每年正月初九举行的庙会延续至今(2023年),期间举办道教法会及民俗活动。
观内碑刻记载吕洞宾与陈抟相会的传说,清代《华岳志》详述其在文仙峪的修行经历。民国时期道士孟元照主持编纂的《纯阳观志》手抄本(现存华山道教协会档案室),系统记载了观内历代高道传承。
截止2024年,纯阳观由华山道教协会直接管理,部分建筑改造为十二洞旅社。观内存有明代石雕香炉一件、清代铁钟两口,其中铁钟铸有"文仙庵"铭文,证实其历史名称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