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仙观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华山老君犁沟紧下端,原名白云庵、媪神洞,始建于清代,为道教宫观建筑群。观内最初供奉地母神,后增供吕洞宾与慈航道人,清朝道光年间成为女道士修行场所,后经扩建形成依山而建的北极阁等主体建筑。作为华山登山险道的重要节点,群仙观与上方570余级的老君犁沟石阶构成垂直游览路线,相传此地为太上老君驾青牛犁山显圣处,留有铁牛台与铁犁遗迹。
主体建筑北极阁为三层木构阁楼,底层依崖而筑,上层出挑檐廊,采用杠杆原理悬建半空。阁内现存清代彩绘道教神像七尊,壁面保留道光年间重修题记三处。
从群仙观至老君犁沟顶需攀登271级石阶(2022年整修后数据),两侧铁链为民国时期加装防护设施。此处为华山传统登山路线必经险段,垂直坡度达70度,石阶宽度仅容半足。
群仙观位于华山北峰东南方向,紧邻老君犁沟下端入口处,两者垂直高差约271级石阶。从观内北极阁上行经三元洞即可到达老君犁沟起点,此处石阶凿于陡峭山壁,形成山水冲蚀的犁劈地貌。
清道光年间群仙观为华山女道士静修场所,原名白云庵,因供奉地母神亦称媪神洞。光绪十六年(1890年)道士张高禄主持扩建,增建北极阁等建筑并更名为群仙观,形成现存主体建筑格局。
据传太上老君在此驾青牛犁出山道,铁牛台留有栓牛石环,北峰后崖悬挂丈余铁犁。观内现存清代石刻对联:"天上本无稼穑事,莫怪闲卧;世上还多不平山,切莫歇鞭",暗合老君犁沟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