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叻天主教堂位于越南大叻市春香湖西南端,始建于1931年法国殖民时期。该教堂采用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尖顶钟楼与奶油色外立面构成城市天际线标志性景观,主体建筑内保存有70扇法国制造的彩色玻璃窗,阳光照射下形成斑斓光影效果。教堂因其地势较高,花园区域成为俯瞰大叻城区彩色房屋全景的热门观景点。作为仍在使用中的宗教场所,其弥撒时间分平日与周末多个时段,游客可免费参观非宗教活动时段开放的内部空间。
教堂主体采用中世纪欧洲大教堂形制,淡黄色外立面与尖顶钟楼的组合具有鲜明辨识度:
钟楼高47米,顶部十字架在市区多处可见
内部穹顶采用肋架拱结构,墙面装饰简洁肃穆
彩色玻璃窗以圣经故事为主题,由法国原厂定制并于1932年安装完成
作为仍在使用的主教座堂,其宗教活动安排如下:
平日弥撒:每天5:15与17:15各一场
周日弥撒:增设7:00、9:00、16:00三场教堂内部仅在非弥撒时间向游客开放,参观时需保持安静并避免干扰宗教仪式。
教堂西侧花园设有白色大理石座椅,东侧观景台可眺望春香湖及大叻城区:
观景台视野覆盖城市彩色房屋群,尤其适合拍摄日落时分的景色
周边分布法式别墅区,共同构成殖民时期建筑群景观带
地址:15 Đường Trần Phú,距市中心环岛步行约15分钟。推荐参观时段为清晨或傍晚,可同时体验宗教氛围与光影效果。摄影爱好者常选择晴天拍摄建筑外立面与彩色玻璃的互动光影。
大叻天主教堂由法国殖民者及欧洲侨民于1931年建造,最初服务于当地欧洲居民的宗教需求。作为大叻现存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建筑之一,其哥特式风格反映了法国殖民时期的建筑遗产,钟楼至今仍是城市主要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