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武庙,又称零陵武庙,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古城东山上,是明清时期永州、衡阳、邵阳、郴州四州府共祭的高等级武庙。该庙坐东朝西,现存正殿为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建的砖木结构歇山重檐式建筑,红墙青瓦,殿前檐廊设六根青石龙凤柱,其中四根浮雕雌雄蟠龙及小龙,属罕见古代雕刻遗存。建筑群沿300米中轴线分布五进院落,曾作为军事活动场所及湘南四州联防平叛的祭祀中心。
永州武庙是长江以南规模较大、比较有地域特色的武庙。曾见证明清时期当地誓师出征、军情会商、报捷等重要军事活动。
永州武庙,东西向,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系砖木结构,歇山重檐式,红墙青瓦,翼角高翘,端庄雄伟。现存正殿,殿前有宽三米的檐廊,廊前有六柱,直径约0.6米。
其中青石龙凤柱四根,浮雕雌雄蟠龙,龙头硕大,张嘴含珠,势动欲腾,其中两雌龙怀抱小龙,小龙形态活泼天真,精美绝伦,是现已存在不多的古代雕刻艺术精品。
殿内关云长神像前原有“秉烛岂避嫌此夜心中思汉,华容非报德当日眼底无曹”等对联,五十年代毁。
殿正门上方原挂有一横匾,正书“与天地参”四个大字,系光绪十二年(1886年)零陵总兵才勇巴图鲁长明敬献。殿台基前有石狮二尊,青石丹墀浮雕云龙,气势雄伟,“文化大革命”中,地区农具研究所修房时埋于地下,殿后有歌颂关云长功德的圣诰碑一块,亦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
武庙建筑,造型宏伟,石刻石雕富有民族艺术风格,年久失修,四檐残破,石龙拆缝。1988年永州市人民政府拨专款维修,1996年被列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可供游人观赏。
始建,明代洪武年间,明末毁于兵火;
清初,重修,历经多次修缮;
现存,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修;
2013年7月8日,保护性重修。工程总投资1100万元,建设工期4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