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思陵

#陵墓# 0 0
明思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陵区鹿马山南麓,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和孝节烈皇后周氏、恭淑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寝。明思陵原为恭淑皇贵妃田氏的妃子墓,经清朝时期的升格扩建而成为帝陵,占地为6500平方米,是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小的帝陵。明思陵历史上屡逢劫难,残毁十分严重,但仍存有坟冢、楼殿遗址、石雕五供、碑石等珍贵文物保存下来,特别是残存下来的石雕艺术品,构思奇妙,雕工精细,具有相应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明思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陵区鹿马山南麓,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和孝节烈皇后周氏、恭淑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寝。明思陵原为恭淑皇贵妃田氏的妃子墓,经清朝时期的升格扩建而成为帝陵,占地为6500平方米,是明十三陵中规模较小的帝陵。

明思陵总体由陵宫外区域及陵宫内第一进院落、第二进院落三个区域组成。陵宫外区域主要分布有神功圣德碑亭、恭纪盛典之碑。陵宫第一进院落原主要分布有陵门、享殿、左右配殿等建筑。陵宫第二进院落原有正门、角门、方亭、两套石五供及清乾隆年间增建的宝城墙、城台及重檐歇山顶式明楼等建筑。明思陵历史上屡逢劫难,残毁十分严重,但仍存有坟冢、楼殿遗址、石雕五供、碑石等珍贵文物保存下来,特别是残存下来的石雕艺术品,构思奇妙,雕工精细,具有相应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

2024年12月5日起,思陵可通过官方渠道预约讲解参观。

景点景观

建筑格局

布局

明思陵总体由陵宫外区域及陵宫内第一进院落、第二进院落三个区域组成。陵宫外区域主要分布有神功圣德碑亭、恭纪盛典之碑。陵宫第一进院落原主要分布有陵门、享殿、左右配殿等建筑。陵宫第二进院落原有正门、角门、方亭、两套石五供及清乾隆年间增建的宝城墙、城台及重檐歇山顶式明楼等建筑。

特点

与其他明陵不同,明思陵第二进院落的方亭北设有两套石五供,前面一套是五个各自独立的供器,正中为香炉,左右为烛台,两边是花瓶。后面一套也有五件,分别取粘堆式石榴、佛手、桔、柿、寿桃五种供果之形,果下分别雕带座圆盘,再下为石供案。五供后石灰起冢,高四尺。第二套石五供的祭案的案端作翘头式,案面浮雕绳纹,下作闷户橱形状,四腿因项部内收而随势弯曲,足部外翻,还保留着明式家具线脚优美、雄浑大方的特色。另外,思陵相比其他明陵,没有在陵宫外建设附属建筑。

文物遗存

陵门外建筑

神功圣德碑亭

明思陵陵宫前建神功圣德碑亭,现碑亭已不存,台基上四面残存墙基,中树石碑一通。碑亭台基为陡板式,高1.15米,四面边宽各9.95米,台上残存碑亭墙基,残高0.35米,残墙所显,该亭仅前后有门。每面墙内均有柱窝4个,显三间。台基上中部石碑形制为螭首(四螭下垂式)方趺,碑高4.99米,碑首篆额“敕建”,碑阳刻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金之俊撰写的《皇清敕建明崇祯帝碑记》。碑趺前雕五龙,后雕五麒麟,左雕大狮负小狮及小狮滚绣球,右雕大狮负小狮及小狮哺乳图案。碑身左右及前后两面周边均雕云龙及宝珠纹饰。此碑除碑首稍残外,其余部分均保存较好。

恭纪盛典之碑

明思陵的陵门左侧另有清顺治年间的祭文碑(恭纪盛典之碑)一座。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十一月,顺治皇帝巡幸畿辅,道经昌平,瞻祭明代帝陵。为纪念祭典盛况,同时为妥善保护明代帝陵,由于”前代陵寝,神灵所栖,理应严为防护”,故特勒碑两通,分别立于明成祖朱棣之长陵和明思宗朱由检之思陵。

第一进院落

明思陵第一进院落设陵门一间,单檐,小椽柱,门左右各设角门一座。现前墙间存陵门台基和4块古镜式柱础石。陵门内原建有享殿及左右配殿各三间。享殿有阶三道,无月台。殿内设香案一个,上陈青色琉璃五供及神牌。殿的明间设暖阁,有长槅六扇。暖阁中供三墓主,中为明思宗崇祯皇帝,左为明思宗周皇后,右为田贵妃。现院内享殿存台基,台基上的24块古镜式柱础石和台基前的连三踏跺保存完整。院内左右配殿各存砖砌墙基。享殿台基左右、配殿遗址北侧,各存清顺治初所建第二进院落前墙墙基一道。

第二进院落

第二进院落,前垣间设正门及角门。院内门北原建方亭一座,单檐,南面开一门,左右各有一窗。碑亭有榜额,书“思陵”二字。方亭内竖石碑,方座,座上雕龙。碑身上原刻“怀宗端皇帝陵”,碑首篆金书“大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十一月,清廷取消祟祯帝庙号,改谥“庄烈愍皇帝”,碑文因之改刻为“庄烈愍皇帝之陵”。第二进院落前墙,为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改建,现仅复建左右两段,中段及二门遗址各存砖砌基础。院内有前后二套石供器,布列整齐,局部有残损。前套供器,计五座:中为四足两耳的方鼎式香炉,炉身浮雕饕餮纹,左右宽1.65米;前后宽0.83米,高1.18米;左右为烛台,收项、方腹形状,腹部四面雕人物故事图案,残高0.9米;再侧为花瓶,腹部、项部略圆,底部为方形,瓶身亦雕刻饕餮纹,高1.42米。五件供器之下均有石雕案座,收项、卷曲四腿,并周雕云龙等纹,其中香炉座左右宽1.29米,前后宽0.77米,高0.52米;烛台、花瓶座高各0.4米,长、宽各0.58米。后套供器,由五件供器和一供案组成。五件供器放置在供案上。五件供器分别是石榴、佛手、桔、柿和桃五种供果,它们取粘难式,置于圆盘中。5种供果,连同盘座在内,各高0.56米,盘座直径0.31米。供案翘头、收项、四腿弯曲、足部外翻,长2.17米,宽1.03米,高1米。宝城,按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建造的遗址复建,顶部砌有城垛。城台,四面墙体修复整齐,建宇墙、垛口。城台上明楼台基归安齐整,四面设如意踏跺。台基中部圣号碑保存完好,形制同陵前敕建碑,篆额“大明”,下刻“庄烈愍皇帝之陵”。

实用信息

旅游信息

地理信息

明思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陵区鹿马山南麓。

开放时间

2024年12月5日起,思陵可通过官方渠道预约讲解参观。

交通信息

驾车自北京市北三环马甸桥驶入京昌高速公路,在通往“昌平西关环岛”出口驶出高速公路,盘西关环岛半圈后即可驶入十三陵景区。

历史沿革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七月,皇贵妃田氏病重,建贵妃坟园。同年八月,建地下玄宫。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二十三日,皇贵妃田氏葬入坟园。同年三月十九日,明思宗朱由检与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在一棵树上自缢身亡。同年四月初四日,李自成重新收殓朱由检夫妇的遗体,葬于田贵妃墓中。

清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初四日,清世祖下令建陵宫。同年五月初六日,清摄政王多尔衮宣布为朱由检发丧三天,为朱由检上庙号“怀宗”,谥号“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端皇帝”。同年五月二十二日,定陵号为“思陵”。

清顺治二年(1645年)至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思陵陵宫建成。清政府以帝后礼重新为明思宗朱由检及皇后举行安葬仪式。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十一月,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命工部重修思陵,地上建享殿三间,垣墙一周。并命大学士金元俊撰写碑文,世祖为王承恩撰写了碑记。同年十一月十五日,清世祖福临至思陵祭酒。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清政府对思陵进行修缮。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三月,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下令修葺十三陵,因为清顺治年间改建的思陵规模较小,所以特命按其他明陵的规格重修思陵。将陵内碑亭后移至冢前,并将享殿从原来的3间改成5间,宫门1间改为3间。并建起了无马道、宇墙的单面墙式的宝城墙、城台及重檐歇山顶式明楼。

清朝灭亡后,军阀连年混战,日本侵略者攻占北京,思陵屡逢劫难,残毁十分严重。地下墓室曾先后两次被当地土匪盗发。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国民党军队为修炮楼,又大规模地拆毁陵园地面建筑。至新中国建立前夕,思陵已是满目凄凉,只有坟冢、楼殿遗址、石雕五供、碑石作为珍贵文物保存下来。

荣誉及其他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明思宗

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明光宗第五子,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生,明天启二年(1622年)九月二十二日封信王,明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四日,朱由检即皇位于中极殿。次年改元崇祯,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自缢身亡。同年四月四日入葬。

孝节烈皇后

明思宗皇后周氏,大兴(今北京)人。父以兵马副指挥升五军都督同知,晋封伯爵。周后于天启年间入信王府。明思宗(即信王)即位,立为皇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农民军陷都城,崇祯帝令周皇后自裁,自缢而死。南明谥以孝节贞肃渊恭庄毅奉天靖圣烈皇后。

恭淑皇贵妃

田贵妃,陕西人,左都督田弘遇之女。明崇祯元年(1628年)封礼妃,同年进皇贵妃。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七月去世,谥“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二十三日,田贵妃葬入鹿马山前的坟园内,即后来的思陵。

学术研究

崇祯帝入葬经过

根据《历代陵寝备考》记载:“田妃墓隧道长十三丈五尺,阔一丈,深三丈五尺。督修四昼夜至初四日寅时始见地宫石门。用拐钉钥匙推开头层石门,入内,香殿三间,中间悬万年灯两盏,陈设祭品。前有石香案,两边列五彩绸缎侍从宫人,生前所用器物衣服俱大红箱盛贮。东间石寝床一,铺栽羢羶,上叠被褥龙枕等件。又开二层石门,入内通长大殿九间,石床长如前式,高一尺五寸,阔一丈,田妃棺椁在焉。”初四日申时,崇祯帝后棺木送到。先将田妃棺从椁中取出,移于石床右侧,次安葬周后棺于石床左侧,最后将崇祯帝棺放入田妃椁中,安放在石床正中。棺椁前设香案祭器,待点燃万年灯后,关闭石门,填平隧道,入葬完毕。

思陵双石五供及样式特别的缘故

按照明代传统,帝王陵的宝顶前方会放置所谓的石五供,即石祭台和配属的一个石香炉、两个石花瓶、两个石烛台。明十三陵中,有十二个陵都是一套石五供,独独崇祯思陵的前面,却一前一后摆了两套。皇帝墓前的五供有固定的样式和尺寸,而崇祯帝思陵这一套礼器偏偏与众不同。首先,其体量比其他帝陵的五供要大得多。其次,其规格造型十分独特。以中间的香炉为例,别的皇陵造型是一只三足薰香炉,带须弥座,而思陵的却是一只大鼎,而且上面还有精美的饕餮纹饰。后经过反复考察才终于弄清原委,原来崇祯思陵后排的石五供是田贵妃的,而前排的石五供,其式样并非是给皇帝所用,而是给太监所用。在清朝顺治帝下令扩建思陵为帝陵规制的情况下,才有了第二套的石五供。而之所以第二套石五供采用太监墓样式,根据十三陵管理处姚丽蓉的撰文考证,“营建思陵时,全由这些降清的明朝司礼监内官监的内臣负责。这些降清内臣自然清楚,清朝顺治皇帝下令为崇祯帝营建陵墓,只是笼络汉族人心的一种政治手腕,清廷是绝对不能允许人们对已故明王朝忠心不二的。因为,当时明朝的宗室还大有人在,他们正组织残余势力与清兵对抗。因此,对明朝表现得过于忠心,便是对清朝的不忠。所以可能是出于这种原因,这些降清的明朝内臣在拟定思陵制度时,采用了他们比较熟悉的太监墓五供式样。

文物价值

明思陵原为田贵妃墓,是清朝时清政府进行不断升格扩建后形成的,明思陵是明末清初特定历史发展下的产物,通过研究明思陵可以更好的了解到明末清初相关的历史。明思陵虽地上建筑仅存遗址,也没有金碧辉煌的殿宇楼台,但残存下来的石雕艺术品,构思奇妙,雕工精细,仍具有相应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

文物保护

1961年3月4日,包含明思陵在内的十三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对遗址进行保护清理,复建陵墙、宝城墙,修缮城台。

2003年7月3日,包含明思陵在内的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200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著名陵墓】帝陵王陵_大臣墓_文人墓_元帅墓_墓葬群_古墓
我国的墓葬从古至今都非常讲究:安葬逝者时要选择一些风水好的墓地选择吉日进行安葬,古代墓穴中放置陪葬品,还有碑石等等。你知道古代陵墓有哪些吗?那些墓地出土的文物多?有哪些帝王陵寝?下面为您盘点一下国内外著名的墓地,一起来了解一下。
世界十大著名陵墓 世界上最著名的墓地分别都葬着谁
世界著名陵墓有哪些?古今中外的著名陵墓有许多,拥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对人类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现在知名的旅游景点,其中世界最著名的有埃及胡夫金字塔,秦始皇陵,泰姬陵,图坦卡蒙法老墓,奈费尔塔里王后陵,萨顿胡,西潘王墓室,圣天使堡等。下面本文盘点了世界知名陵墓排行榜,世界著名陵墓有哪些?
中国最著名十大陵墓 中国十大陵园有哪些 十大最著名王陵盘点
在中国古代,帝王将相死去后都会修筑大规模的陵墓,以供安眠长睡。而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前后共出现了200多位皇帝,当中就有一些统治盛世的皇帝,修筑了规模庞大的陵墓。那么你知道中国十大陵园有哪些吗?今天MAIGOO小编就来介绍一下中国最著名十大陵墓,包括有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明清皇家陵寝、黄帝陵景区、株洲炎帝陵景区、唐代帝陵、马王堆汉墓等等,为大家带来十大最著名王陵盘点!
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墓排行榜 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墓是哪一座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共出现了200多位皇帝和众多盛世王朝。而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为了死后仍能荣华富贵,众多古代皇帝都会毫不吝啬地打造自己的陵园,其中尤以国力强大的唐、明、清为盛。本期,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包括唐昭陵、明十三陵、清西陵、清东陵、汉茂陵等,带你了解中国革命旧址有哪些。
中国十大出名古墓 考古发现十大古墓 出土文物多最有价值的名墓地
古墓,是指那种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的坟墓。那么中国比较有研究价值的古墓有哪些呢?本文盘点了中国十大著名古墓,包括擂鼓墩古墓群·曾侯乙墓、秦公一号大墓、马王堆汉墓、窦绾墓、海昏侯墓园等等,这些古墓不仅有名,而且出土了许多文物,极具代表性,下面和maigoo编辑一起来看看这些考古发现的古墓吧。
中国十大帝王陵-皇陵 皇帝陵-帝王庙-十大名墓地景区
中国皇帝陵墓有哪些?我国的帝王陵寝不仅数量众多、历史悠久、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而且布局严谨、建筑宏伟、工艺精湛,具有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期,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中国十大帝王陵墓,包括三皇祖庙祖陵、秦始皇陵、清皇家陵寝、明朝帝王陵寝、唐代帝王陵、汉茂陵、成吉思汗陵等,带你了解中国最有名的帝王墓。
中国十大元帅墓 十大元帅去世后都葬在了哪里
中国十大元帅墓在哪?十大元帅是指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十位军事家。他们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在军内甚至党内都极有崇高声望,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下面本文盘点了中国十大元帅墓,十大元帅去世后都葬在了哪里?
国内十大明星墓地 10大已逝明星墓 每个都令人怀念
明星生前是宠儿,身后事也免不了成为焦点。这些明星的死因有的令人唏嘘不已,有的只剩遗憾惋惜,无论生前如何光芒万丈,如今墓地的现状却各不相同。像比较知名的有邓丽君,张国荣,黄家驹,梅艳芳,陈百强,姚贝娜,乔任梁等,每个都令人怀念,那么这些逝世明星的墓地现状都是什么样的呢,这些已逝明星的墓地都在哪?
西安十大陵墓排行榜 西安最著名的十大陵墓 西安周边著名陵寝
西安有哪些陵墓?西安著名的陵墓在哪里?秦始皇陵、秦东陵、杜陵、明秦王墓、汉文帝霸陵......其中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结构较奇特、内涵较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那么,知道西安还有哪些陵墓吗?下面本文整理了西安十大陵墓,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下西安都有哪些陵墓吧!
成都十大陵墓排行榜 成都陵墓旅游景点推荐 成都最著名的十大陵墓
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公元前四世纪,开明王朝九世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历经4500多年,城址未徙,城名未易;先后有7个割据政权在此建都。那么,你知道成都有哪些陵墓吗?成都最著名的陵墓在哪里?下面本文盘点了成都十大陵墓,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下吧!
青岛有哪些陵墓 青岛历史悠久古墓 青岛陵墓名单一览表
青岛有哪些陵墓?青岛著名的陵墓在哪里?青岛地区昔称胶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发祥地,6000年以前,境内就有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因树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那么,你知道青岛有哪些陵墓吗?下面本文整理了青岛陵墓名单,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下青岛都有哪些陵墓吧!
中国十大最美陵墓地宫博物馆景区 可以参观的地宫的陵墓景区排行
古墓、陵墓、地宫,属于不可移动的文物。有的遗址、墓坑、墓室只能在周围绕一圈,也有可以进入到墓室内参观的古墓景区。本期,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中国十大陵墓地宫,包括洛阳古墓博物馆、明蜀王陵、大唐秦王陵、新城魏晋砖壁画博物馆等,带你了解国内可以参观的地宫的陵墓景区。
汉朝十大帝陵 西汉帝陵最大的是哪座 汉朝陵墓盘点
汉朝盛行厚葬之风,也因此在历史上频遭盗墓贼偷窃,如今已很难再找到保存完好的汉墓。但汉代帝陵的形制为中国古代皇帝的陵墓制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帝陵制度有很大的影响,仍有着相当的考古价值。本期,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汉朝十大帝陵,包括汉茂陵、汉长陵、汉原陵、汉阳陵、汉霸陵、汉杜陵、汉禅陵等,带你了解西汉帝陵最大的是哪座,盘点下十大汉朝陵墓!
中国十大元帅墓-开国将领墓 国内将军墓-开国大将墓-元帅墓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中,共授予了10名元帅、10名大将、57名上将、177名中将和1360名少将。截至2023年11月,尚有2人健在,而中将及以上级别则全部逝世。本期,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中国十大将军元帅墓,包括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邯郸将军岭、许世友将军墓、贺龙元帅墓、彭德怀元帅墓、聂荣臻元帅墓等,带你了解国内值得一看的元帅将军墓。
中国十大王陵 国内最有名的十大王陵 中国著名王陵-王爷墓-亲王墓
在众多古代陵墓中,除了帝王所属的陵墓外,各个王爷、亲王、贵族们的陵墓,同样值得研究、参观。本期,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中国十大王陵,包括西夏王陵景区、蜀王僖王陵·明蜀王陵博物馆、广陵王·扬州汉陵苑、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等,带你了解国内最有名的王陵。
清朝帝王陵墓有哪些 清朝十大帝王墓 清朝12个皇帝葬哪里了
清朝继承了明朝的建陵建筑形制,但是清代的陵寝制度更加完善,清朝的帝王陵墓分散葬在三个陵区,盛京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那清朝12个皇帝葬哪里了呢?Maigoo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清朝十大帝王陵墓,分别是:清福陵、清昭陵、清孝陵、清景陵、清泰陵、清裕陵、清昌陵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中国十大名人墓葬景区 军事统帅墓-将军墓-名人墓盘点
“祭扫祖茔, 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多名人,其死后所埋葬的地方,也成为了后人缅怀、纪念之地。本期,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中国十大名人墓,包括中山陵、昭君墓、香妃墓、张骞墓、牛首山郑和墓、汉太史司马迁祠墓等,带你了解国内有名的名人墓地。
明清十大皇家陵寝 明清第一皇陵是哪座 盘点十大明清陵园
明清时期的皇陵,是中华陵寝建设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涵盖了几乎所有的明、清皇帝及其后妃、其他亲属等的陵寝、墓葬。其中有不少的陵寝,已经列入到《世界遗产名录》当中。本期,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明清十大皇家陵寝,包括明孝陵、明十三陵、清西陵、清东陵、明显陵、盛京三陵等,带你了解明清第一皇陵是哪座,盘点下十大明清陵园!
唐代十大帝陵 唐代著名皇陵盘点 唐代帝王陵墓有哪些
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最为鼎盛的王朝之一,共有21名帝王20座帝陵。除去唐末两帝昭宗的和陵和哀帝的温陵外,其余都埋葬在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本期,小编就从“关中唐十八陵”入手,为大家盘点下唐代十大帝陵,包括唐昭陵、唐乾陵、唐桥陵、唐献陵、唐泰陵、唐建陵等,带你了解唐代帝王陵墓有哪些,盘点下唐代著名皇陵!
国内有哪些黄帝陵 中国五大黄帝陵盘点 黄帝陵之谜
黄帝是中华人文始祖,他到底葬在哪里,华人应该到哪里去祭拜他?有人会说到黄帝陵,但中国有五座黄帝陵,哪座才是真的?目前没有专家能给出准确答案各有说辞,下面就跟maigoo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五大黄帝陵,分别是陕西桥山黄帝陵、甘肃正宁黄帝陵、北京平谷黄帝陵、河北涿鹿黄帝陵、河南荆山黄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