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始建于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学。200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重点支持的全国5所高校之一。2005年,成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成为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之一。2016年,成为国家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建设大学,同年被河北省列为重点支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关于部省合建河北大学的协议》,跻身国家“部省合建”高校行列。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设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动物学,历史学、化学、生物学、光学工程等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学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中国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
学校坚持教育对外开放,设有河北省首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构筑了覆盖学士、硕士、博士的留学生人才培养体系,是“教育部留学出国人员培训与研究中心”试点高校、河北省首家具有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高校,河北省首个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建设高校,以及入选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的高校。
学校始建于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学,为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创办,校址位于天津市马场道141号。
1933年,学校因不足大学之规模,遂改名天津工商学院,
1948年,具备3院10系之规模后更名为津沽大学。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接收津沽大学并改之为国立,由天津市政府领导,学校迎来新的历史纪元,并建成3院13系之规模。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高校布局及院系进行调整,津沽大学的工学院、财经学院分别并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另以师范学院为基础,在原址建成天津师范学院,续成河北大学之史脉,并于数年内由6系发展为9系。
1958年,天津师范学院扩建为天津师范大学,其后被确定为全省5所重点大学之一。
1960年,天津师范大学改建为综合性大学并定名河北大学。
1970年,河北大学由天津迁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保定市。
2000年,河北省技术监督学校并入河北大学。2005年,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并入河北大学。
2002年5月,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同河北省人民政府一起,在“十五”期间重点支持河北大学的建设,河北大学成为省内唯一实施省部共建的高等院校。
2005年5月,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并入河北大学的批复》(冀政函[2004]153)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并入河北大学,成立河北大学医学部。
2005年11月,国家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省部共建河北大学协议,河北大学正式跨入国家“省部共建”大学行列。
2010年4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2年11月,正式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这是河北大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2013年5月,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2017年1月,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8年3月,河北大学由“省部共建高校”升格为首批“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序列。
2021年6月10日,河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签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1年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拟入选单位名单。
2022年7月13日,河北大学与保定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莲池书院。
2022年10月29日,河北大学与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省档案馆(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月19日,河北大学双卓教育学院揭牌。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