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炮龙节是广西宾阳县独有的一种传统节日,是汉族、壮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综合性民间节庆,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色彩。每年农历正月十一举行。宾阳炮龙节包括游彩架、灯会、舞炮龙等活动。舞炮龙由总指挥(亦称会首)发号施令,舞龙者均赤膊上阵,头戴如清朝官兵之帽(均为竹编并涂抹黑色)。2008年6月7日,宾阳炮龙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详细介绍 PROFILE +

历史渊源

传统炮龙年年舞,年年传统舞炮龙。宾阳舞炮龙孕育于宋、元朝,发展、形成于明朝、成熟于清末民国,在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历史渊源的悠久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共生的融合性、民众参与的积极性等特征,不但具有独特的中华龙文化研究价值,也具有满足民众禳灾祈福的心理需求的精神价值。

据介绍,在北宋侬智高起义时,三联杜区是宾阳府所在地,当时官兵与起义军就在附近激战,但未分胜负。于是官兵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正月十一这天全城扎起炮龙张灯节彩,而城里居民提前过起了元宵节,城内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侬智高探得消息后被迷惑了,以为对方正在过节不会有军事行动,放松了警惕,结果被官兵突袭打败了。此后,当地的居民便每年都定期过起了炮龙节。

20世纪80年代后,宾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炮龙节规模更为盛大。1993年炮龙节,宾阳县委、县人民政府隆重召开炮龙节招待会,邀请广西区、地、邻县各厅、部、委、办、局、银行、公司、军分区等有关领导及海外侨胞,港澳台胞、外籍在华的专家、教授等200多人参加。这年炮龙节,为历史上最隆重、最盛大的一次,共有炮龙28条,游遍全城12条街道,热闹通屑达旦。2007年,为了展示宾阳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丰富的民俗风情,打响炮龙文化特色品牌,宾阳县委、县政府决定举办百龙舞宾州炮龙节活动。

节日活动

起源于北宋年间的宾阳炮龙节,被誉为“中国狂欢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一举行。当日晚上主要街道上群龙劲舞,鞭炮齐鸣。每条炮龙长达三四十米,被视为新年神物。主要活动仪程如下:

点睛仪式

开始的点睛仪式,一个阿婆拿着一只鸡,咬破鸡冠,把血蘸在笔上,涂在龙的眼睛和舌头上,随后开始舞龙。

令人称奇的是,舞龙者都是赤裸上身。在点睛仪式之后,人群中马上有人点燃鞭炮扔向龙身炸龙,噼里啪啦的鞭炮不停从各个方向扔往龙身,而袒胸露背的舞龙者则快速舞龙躲避。在炮龙老庙,二十条巨龙左腾右挪,开始向周围街道进发。每到一处,无数的炸龙人紧紧围追;每家每户也从房顶点燃鞭炮,从高空炸龙,舞龙者则不停奔跑躲闪。据介绍,鞭炮炸龙,主要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富贵平安。炮龙在炮光中游舞时,很多胆大的游客纷纷挤到炮龙周围,伺机钻龙肚。传说,钻龙肚能带来一年的吉祥如意;情侣携手钻龙肚,则能喜结良缘,所以很多人乐此不疲地钻龙肚。炮龙走过之后,许多居民依然兴致不减,一些男子脖上挂着一串串鞭炮,在街上如同玩杂技一般,点燃鞭炮,在头顶旋转几圈,然后抛向空中。许多女子也“巾帼不让须眉”,点燃鞭炮后如同跳舞一般,在原地旋转几圈,然后不慌不忙将正在鸣放的鞭炮扔向空中、地上。

舞龙结束后,人们把被鞭炮炸得只剩骨架的龙头当柴火烧,再在上面支起一口大锅,在锅里放上米和各种佐料,熬成“龙粥”,给大家喝,慰劳舞龙的勇士。据说喝了龙粥能去百病,幸福安康。

游彩架

游彩架即彩架游行。游行的队列由彩色台架、舞龙、舞狮、彩灯、音乐柜等组成,队伍长有半里甚至一里以上,由狮队开路,舞龙保尾,中间彩架4台,每台配一套文武场(乐队)。每台彩架由4人肩抬,台上以数个孩童扮饰某一特定情景的形象造型,每人坐立于特制的手指或佩带的伞、扇、剑、弓、刀之类的小道具上,装配巧妙,神气妙趣。

时间:上午11时18分

8头雄师在阵阵锣声、鼓声和观众的笑声、歌声中时而腾空,时而摇头晃脑。

“彩架,出场啦!”在市民的掌声中,6台彩架终于“干呼万唤始出来”。首先入场的是宾阳南街社区“莲花飘香”、“大战洪洲”2台彩架;随后出来的仁爱社区的“甘露满人间”彩架上,观音童女身披纱衣,手挥“仙草”洒下点滴甘露;而三联社区的彩架是“梁祝姻缘”、“三姐传情”。

彩架游行时,一般装制4、8、10台不等,伴以舞龙、舞狮、彩灯、音乐柜等,队伍有250米至500米长。每台彩架由4人肩抬,彩架上有数名孩童扮饰的某一特定情景的形象造型,或坐或立,手里还有伴剑、弓、刀之类的小道具,装配巧妙,五彩缤纷。

吃灯酒

吃灯酒是宾阳人民欢度炮龙节的一个重要传统习俗。这天也是正值正月十一那一天。“灯盏花开欢盛世,酒香人醉乐绵绵”,这是古人赞颂宾阳灯酒节的诗句,也描绘了太平盛世喜庆丰年的美好景象。灯酒本是“丁酒”,是有喜得贵子(民间也叫“添丁”)的人家为了表示庆贺,献出阉鸡等好菜好酒宴请邻居街坊共同庆祝,同时希望来参加的各家各户也人丁兴旺,来年喜得贵子事业兴旺发达。“丁酒”仍是北宋以前人民所说的“丁酒”,只是赋予了灯酒会时人们联络感情,规划创造美好未来等更多新意。

灯会俗称“灯酒会”,活动内容有乡饮和取灯。乡饮以村屯和街巷为单位,由上一年生男丁(俗称白花)的家长担任“头人”筹集“丁款”和负责所有事务。各人聚集祠堂或者村社商讨当年的农业生产,宣布村规民约,然后会餐。取灯乃“求嗣取丁”之意。灯会前,取灯者选择生有三男二女的男人为“抱花岳父”和一位擅长山歌的“抱花岳母”,向灯会头人报告取灯意图,头人找人制作一盏贴有麒麟玲珑的“莲花灯”。灯会当日,取灯仪式在社庙或祠堂举行,“抱花岳父”提着“莲花灯”,众人在“头人”引导下,敲锣打鼓给取灯人家送去。

舞炮龙

舞炮龙是整个炮龙节的高潮所在,主要包括开光、舞龙、舞炮龙、送龙等活动。

开光。正月十一晚的七时正(PM19:00),在庙宇或社稷之处为炮龙开光。

开光仪式

时间:傍晚7时

当天傍晚6时40分,从四面八方奔涌到位于老街的炮龙老庙开光点的市民与游客,一睹炮龙舞风采,宏伟的庙内真是人山人海。

只见一条条白须巨龙被盖住双眼,几百位警察维护秩序。在跑龙老庙的门前,一位祭师拿着一只鸡,等待开光;旁边的角落香火袅袅,不时有群众去烧香;许多台摄像机、照相机早巳等候。

时间到晚上7时。

“开光!”开光祭师大声说。人群像炸开了锅,纷纷涌向开光点,使开光处的人群混乱,几乎失控。

两名男青年舞着子珠和财珠,带领龙头靠近窗口开光。拿鸡的祭师用嘴咬破鸡的羽冠后,用鸡血对准龙嘴内含的龙珠涂血,跑龙老庙另一位主持撕开遮盖鸡眼睛的布。当龙头向上仰,祭师拿鸡准备涂龙眼时,站在窗口下面的人群冲到龙头下面,伸手去抓龙须。白须巨龙的双眼涂鸡血后,高仰着头转身离开。“啪啪啪”,鞭炮声在四面八方响起,巨龙王狂舞,鞭炮声响彻云霄。

开光仪式结束后,由龙牌、锣鼓、八音(唢呐、京胡、二胡、大胡、秦琴、大小锣鼓、钹、木鱼)等乐器开路,火篮高举,火把相随,按事先安排好的线路,在宾阳县城所在地芦圩镇的中兴、永武、同仁,枫江、太平、仁爱等11条街道循序渐进。

舞龙。炮龙以龙珠、龙牌(龙灯)、锣鼓、文武场开路,照明(火把灯)及护龙队首尾随龙而进,火铳队则负责燃放火药增加龙随云腾而起之势。

舞炮龙。“舞炮龙”即以燃放“鞭炮”弹烧狂舞之龙。民间认为炮烧得越多,龙在自家门前停得越久越吉祥,并认为炮龙节蕴含着祈求风调雨顺、生意兴隆及喜添贵子之意。

送龙。炮龙舞到村头街尾,舞龙队集中到既定地点,由会首举行传统送龙仪式,然后生火将龙焚烧,送龙升天。

炸炮龙

时间:晚上,19时00分至次日凌晨轰隆的炮声震耳欲聋,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火把此刻挥动着,佛光寺前临浦街已是一片火的欢腾,此时人群在这里欢呼着,不知疲倦的游客伸长脖子望着,生怕错过每个精彩的镜头。

舞龙者头戴藤帽,身系腰带,吆喝着赤膊上阵,任由鞭炮在身边爆炸。炮助龙兴,龙凭炮威,18条巨龙时而高昂起头,向天空喷射出一团团火焰;时而摇摆奔腾,和光彩夺目的大金珠相互辉映。一串串的电光爆竹,惊天动地脆响,为巨龙助威助兴。

钻龙肚

炮龙所到之处,各家各户都夹道相迎,将事先准备好的鞭炮拿出来燃放。有的家庭一买就是几十万头的鞭炮,从自家4楼悬挂而下,要燃放完这些鞭炮,起码需要20分钟。炮龙在铺天盖地的爆竹中左右翻腾起舞,给每一户人家叩头送福。在当地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当这一家的爆竹未放完时,炮龙是不能到另一家去舞的,因此,往往是一个通宵,炮龙才舞过一条小街。

当龙在炮光中游舞时,人们纷纷挤到回廊下,伺机“钻龙肚”,即从龙的肚皮下穿行。传说钻了龙肚能带来一年的吉祥如意:大人事业有成,家寇美满;若是年轻的情侣携手钻龙,今生定能喜结良缘,白头偕老。钻龙肚不仅给人一种在炮声火光中穿行的刺激感,更因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舞动的龙身,片刻不熄的爆竹声,大人、青年、孩子纷纷穿梭在龙身的左右,乐悠悠的,全然忽略爆竹在身边炸响。

抢龙珠

龙身的每一件东西都代表着吉祥如意:捋下几丝龙须,系在家畜栏上,能求得家畜无病无瘟;扯一小块龙皮,保你五谷丰登;最吉祥的是取得龙含于口中的财珠,商人获得此珠就能生意兴旺、财源广进。所以,引来人们不遗余力地“抢龙珠”,以博得一年的好兆头。

据当地人介绍,随后当炮龙行至街尾时,整条龙仅剩下骨架和筋。这时由族中长者指挥人们燃起火堆,奏响八音,把龙投进火中,让它随着熊熊的烈火升天,这叫做“送龙归天”、至此,舞龙就算结束了。人们就着那堆熊熊烈火,架起一口大锅下了水;米、碎肉、作料等熬一大锅“龙粥”以慰劳舞龙的勇士,各家各户的人们也纷纷来分享“龙粥”。据说喝了“龙粥”能消痛去病。这时天也大亮了。

炮龙节距今已有150年历史了。炮龙比一般常见的彩龙要大,装裱简单,短有7节,长有11节不等;龙长有30-40米,龙头龙尾用竹篾扎制,用沙纸装裱,龙身用色布装配。举舞之前,一般由组织单位发动捐献,筹备,张贴龙路(即向全城各单位各户发出邀请喜贴),敬请当日炮竹增光。是日,黄昏时分,无论是舞龙人,还是鸣炮者,无论是父老乡亲还是贵客嘉宾,他们从四面八方奔踊到各个开光点,兴奋地等待着开光一刻。举舞时,组织单位首先举行开光(开光可分多个点)仪式。开光时,"啪啪啪",总指挥准时发出三发信号弹,震撼人心的开光时刻突现,多处开光点的几十条龙同时向天地拜几拜,迅速间万炮齐鸣,光焰冲天,巨龙狂舞,欢声雷动。整个县城倾刻变成了炮龙之城,辉煌之城。开光后,由龙牌、锣鼓、八音(唢呐、京胡、二胡、大胡、秦琴等管弦乐器以大小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开路,高举火蓝、火把相随,按事先安排的龙路循序渐进。舞龙者可分多套人马,轮流举舞,他们头戴滕帽,身系腰带,个个赤膞上阵任由多少鞭炮爆灼。请看吧,炮助龙兴,龙凭炮威,那一条条穿着金色龙袍的巨龙,时而高昂起头,向天空喷射出一团团吉祥的火焰,时而摇着奔腾,和光彩夺目的太金珠相戏相乐,一串串的电光炮竹,惊天动地煨响着,为巨龙助威助兴。炮龙每到各家各户各单位,都事先备足炮竹夹道而迎。凡炮龙到之处,鞭炮齐鸣,焰火缤纷,万头攒动,鼓乐助兴,热闹非凡。炮龙每到一家都必须待鞭炮响停后方可向前舞去,放炮竹数量有的户放几千头,有的放数十万头。舞龙一定要沿原来邀请的大街小巷举龙舞去,直到舞完所有的街道为止。炮龙举舞一般连续昼夜,炮竹长鸣,也可直至两昼夜。舞龙者(人马)不怕疲劳,昼夜不睡,坚持到底。如有炮龙被炮毁,不管多少条龙全在所不顾。炮龙节,人们看到的是全城街巷人群万头赞动,鞭炮轰鸣,雾气冲天,竹光映红满城,街道全是铺满炮竹纸屑和火药的尘砂。

宾阳炮龙之所以能够久盛不衰,全在于当地人民认为舞炮龙能招吉祥兴旺。当晚舞炮龙时,有不少人抱子抱孙去钻"龙肚",以求吉祥;敬请炮龙进自家屋宅举舞,更为吉利。有些群众求子心切,早与龙队私下定取"龙珠",以求添丁发财。

龙炮揭秘

宾阳人对鞭炮有特殊的感情,认为鞭炮代表“红火吉利”,因此,放炮的和被炸的人,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令人惊奇的是,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参加的狂欢节,狂而不乱,欢乐不断,多年来鲜有安全事故发生。据悉,原因一是炮龙节当晚所燃放的是特制鞭炮,称为“龙炮”,为当地炮龙节特产。每响“龙炮”装药不超过0.02克,因此威力有限,即使在皮肤上炸开,也只能形成皮外伤痕。炸伤皮肉之后,不会很疼,3天之后会自己痊愈,因为鞭炮里含有的硫磺等物质有药效,“龙炮”不会伤人的奥秘也在于此。再者是当地良好的传统,燃放鞭炮都自觉抛向安全地带。正是这些因素使得这一传统节日能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并成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为放小鞭炮打在身上不会引起大伤害,所以宾阳舞炮龙还有一个老规矩:炸龙只能放“龙炮”(小鞭炮),不能放大鞭炮。如果被发现放大鞭炮的话,会被护龙队“隔离处理”。在每条炮龙周围,都有一支“护龙队”,他们都是手持火把的威武壮汉,除了护龙,还兼维持场面秩序。比如,阻止用不合规定的鞭炮炸龙,防止人们过于靠近炮龙而被炸伤挤伤,遇到紧急情况,护龙人也会立即处置。因此,整个炮龙节得以场面热闹却秩序井然、人员安全。

民俗传承

以前整个县城仅有几条龙,而今很多社区都有了自己的专业扎龙人,千年“炮龙”在传承保护的同时也正带来更多民俗热潮,师公剧、八音文武场、采茶戏、踩高跷、对山歌等极具宾阳特色的民间文艺先后融入节庆之中。

2014年南宁(宾阳)—台南(盐水)双炮文化交流启动仪式已于1月16日在宾阳县炮龙老庙隆重举行。2月10日,盐水蜂炮到宾阳表演,2月14日元宵节,宾阳炮龙将再赴台湾,参加台南盐水蜂炮活动,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宾阳游彩架也将首度亮相宝岛,分别是以广西民间传说为主题的“刘三姐”彩架和展现宾阳炮龙魅力的“炮龙雄风”彩架。2014年赴台交流的炮龙主要以突出民间艺术为主,全身采用反光颜料手绘图案,并增加了“龙脊“、”龙裙“等部分工艺,让炮龙更加栩栩如生。

活动影响

如今,炮龙节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并形成了“百龙舞宾州”等特色品牌,活动内容日益多样化,“游彩架”等特色民俗也加入其中,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民俗文化的发展。

2010年2月,2条宾阳炮龙参加新加坡春节“国际妆艺大游行”活动,让众多老华侨感受到浓浓中国味。近几年,宾阳炮龙和台湾台南蜂炮建成交流平台,并连续举办了3届南宁(宾阳)—台南(盐水)“双炮”交流系列活动。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静好经验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中国十大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著名传统民俗非遗项目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那么,...
【中国非遗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民俗项目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民俗,为了更...
河北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单公布 河北民俗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河北省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文化,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北省民...
新疆非遗民俗有哪些 新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名录
新疆地处亚洲腹地,是古代丝绸之路交通中心和东西方文化交流枢纽。自古以来多民族聚居,为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古建筑、古城址、古墓葬等大...
山西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录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有哪些
山西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
MAIGOO原创 风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亚洲
1182
广西非遗民俗名单表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名录
广西是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地区,由于广西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多样性、独特性...
MAIGOO原创 风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亚洲
2771
湖南国家级非遗有哪些项目 湖南民俗国家级非遗名录
湖南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千百年来,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批精深博大、丰...
MAIGOO原创 风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亚洲
2165
河南非遗民俗有哪些 河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俗名录
河南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形态多种多样。河南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文化形态多样,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深厚的人文传...
MAIGOO原创 风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亚洲
1198
云南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录表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有哪些
云南作为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还有彝族、苗族、回族、傣族等25个少数民族,因此使得云南的民族文化非常多样性,成为了中国非物质文...
MAIGOO原创 风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亚洲
2069
重庆非遗民俗有哪些 重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名录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发祥地,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创造了灿烂文化。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庆市民俗非遗项...
MAIGOO原创 风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亚洲
2160
广东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录大全 广东民俗非遗有哪些项目
广东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岭南人文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有粤剧、醒狮、茶艺、蜈蚣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
MAIGOO原创 风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亚洲
3012
吉林省非遗民俗有哪些 吉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名录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类别齐全,涵盖汉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和回族等。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吉林省民俗非遗项目就有查干淖尔...
MAIGOO原创 风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亚洲
1419
山东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录大全 山东民俗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山东省是文化大省,也是非遗大省,非遗资源十分丰富。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等众多种类。其中上榜...
MAIGOO原创 风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亚洲
1620
黑龙江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录 黑龙江民俗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疆,区域辽阔,物产丰富,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黑龙江民俗非遗项...
贵州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录大全 贵州民俗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是西南交通枢纽。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千百年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贵州...
MAIGOO原创 风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亚洲
1383
海南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录 海南民俗国家级非遗有哪些项目
海南非遗文化众多,民间文化极其丰富,且颇具深厚的地方特色,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南省民俗非遗项目就有...
宁夏有名的非遗民俗有哪些 宁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名录
宁夏境内拥有丰富的非遗项目,非遗资源近3000多项。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宁夏民俗非遗项目就有春节、回族服饰、民间信俗、抬阁、婚俗等...
天津非遗民俗有哪些 天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名录
天津是中国北方的曲艺之乡,是诸多曲艺形式发源、兴盛和发展的地方,各种表演艺术门类齐全,其中京东大鼓、天津时调、梅花大鼓、京剧、相声等入选国家...
福建非遗民俗项目介绍 福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名录
福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非遗文化众多,比如南音、妈祖信俗、软木画等等哥哥蜚声中外。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民俗非遗项目就有端午节、中...
MAIGOO原创 风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亚洲
1614
西藏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单公布 西藏民俗非遗有哪些项目
西藏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大区,包括舞蹈、戏剧、美术、手工技艺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积淀厚重,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