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非遗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民俗项目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226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导语 / INTRODUCTION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民俗,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民俗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民俗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民俗名单,包括春节等传统节日、泼水节等少数民族节日、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壮族歌圩、秦淮灯会、回族服饰、蚕桑习俗等。
国家级非遗传统民俗名单
序号 名称 所在地区 遗产项目编号
重阳节民俗 河南省等 Ⅹ-6
婚俗 广东省等 Ⅹ-139
彝族年 四川省 Ⅹ-129
朝鲜族服饰 吉林省 Ⅹ-109
蟳埔女习俗 福建省 Ⅹ-97
洛阳牡丹花会 河南省 Ⅹ-103
雪顿节 西藏 Ⅹ-31
维吾尔族服饰 新疆 Ⅹ-117
黎族服饰 海南省 Ⅹ-111
瑶族服饰 广西 Ⅹ-67
哈萨克族服饰 新疆 Ⅹ-118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习俗 广东省等 世界非遗,Ⅹ-107(国家级)
彝族服饰 四川省等 Ⅹ-156
小榄菊花会 广东省 Ⅹ-44
羌年 四川省 世界非遗,Ⅹ-82(国家级)
壮族铜鼓习俗 广西 Ⅹ-61
珠算 安徽省 世界非遗,Ⅹ-119(国家级)
七夕节(传统节日) 广东省等 Ⅹ-4
马仙信俗 福建省 Ⅹ-152
藏族服饰 西藏等 Ⅹ-113
藏历年 西藏 Ⅹ-131
水族端节 贵州省 Ⅹ-20
打铁花 河北省等 Ⅹ-88
传统服饰(赣南客家服饰) 江西省 Ⅹ-182
三月三 海南省等 Ⅹ-12
塔吉克族服饰 新疆 Ⅹ-144
泰山石敢当习俗 山东省 Ⅹ-53
壮族歌圩 广西 Ⅹ-46
敬老习俗(壮族补粮敬老习俗) 广西 Ⅹ-178
匾额习俗(赣南客家匾额习俗) 江西省 Ⅹ-151
畲族服饰 福建省 Ⅹ-110
宾阳炮龙节 广西 Ⅹ-74
清明节(传统节日) 江苏省等 Ⅹ-2
蒙古族服饰 内蒙古等 Ⅹ-108
藏族天文历算 西藏 Ⅹ-121
大理三月街 云南省 Ⅹ-106
祭祖习俗 广东省等 Ⅹ-90
农历二十四节气 浙江省等 世界非遗,Ⅹ-68(国家级)
民间社火 广东省等 Ⅹ-54
秀山花灯 重庆市 Ⅹ-51
秦淮灯会 江苏省 Ⅹ-50
黄帝陵祭典 陕西省等 Ⅹ-32
妈祖祭典 福建省等 世界非遗,Ⅹ-36(国家级)
庙会 上海市等 Ⅹ-84
都江堰放水节 四川省 Ⅹ-30
布依族服饰 贵州省 Ⅹ-157
女书习俗 湖南省 Ⅹ-69
火把节 云南省等 Ⅹ-10
苗族服饰 湖南省等 Ⅹ-65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 江苏省 Ⅹ-63
国家级非遗传统民俗介绍(部分)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婚俗是指与结婚有关的风俗,各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相亲结婚举行各具特色的婚礼,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2021年4月7日,民政部同意将河北省河间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吉林省永吉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东台市,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宁陵县,湖南省澧县,广东省广州市,重庆市大足区,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等单位确认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实验时间为期三年。 【 详细>>】
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库”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库斯”一般选定在农历十月,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彝族年为3天。彝族年的头夜叫“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2010年5月18日,中国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申报的“彝族年”入选,列入民俗项目。 【 详细>>】
朝鲜族人比较喜欢素白色服装,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朝鲜族男装衣短,裤长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着道袍或朝鲜长袍者。道袍是过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后成为男子出门时的礼服。长袍当大衣穿,有单、夹、棉之分。2008年6月7日,朝鲜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蟳埔女习俗是福建省泉州市的传统民俗。蟳埔女主要分布在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金崎、后埔、东梅等社区,与惠安女、湄洲女并称为福建三大渔女,人称蟳埔女为鹧鸪姨,又称蟳埔阿姨。蟳埔女习俗,包括生产、生活习俗和民间信仰,别具一格,凸显海洋文化的艺术特征。 2008年6月7日,蟳埔女习俗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前身为洛阳牡丹花会,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始于1983年,2010年11月,经国务院、国家文化部正式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节会,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由国家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是一个融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它已经成为洛阳发展经济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洛阳走向世界的桥梁和世界了解洛阳的名片。2008年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在藏语中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2006年05月,西藏自治区申报的雪顿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维吾尔族服饰——花样较多,非常优美,富有特色。 维吾尔族男性——讲究黑白效果,这样粗犷奔放。 维吾尔族妇女——喜用对比色彩,使红得更亮,绿得更翠。 维吾尔族是个爱花的民族,人们戴的是绣花帽,着的是绣花衣,穿的是 绣花鞋,扎的是绣花巾,背的是绣花袋,衣着服饰无不与鲜花息息相关。2008年6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申报的“维吾尔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黎族服饰,主要是利用海岛棉、麻、木棉、树皮纤维和蚕丝织制缝合而成。远古的时候,有些地方还利用楮树或见血封喉树的树皮作为服饰材料。这种服饰材料,是从山上砍下树皮,经过拍打去掉外层皮渣,剩下纤维层,然后用石灰(螺壳烧成的灰)浸泡晒干而成。2008年6月14日海南省锦绣织贝有限公司申报的黎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瑶族过去因其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曾有“过山瑶”、“红头瑶”、“大板瑶”、“平头瑶”、“蓝靛瑶”、“沙瑶”、“白头瑶”等自称和他称。在风俗习惯方面一直保持本民族传统特点,尤其在男女衣着上更为明显。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瑶族男女长到十五、六岁要换掉花帽改包头帕,标志着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了。201...4年11月11日,瑶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重庆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发祥地,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创造了灿烂文化。你知道重庆的文化遗产有哪些吗?maigoo网编整理了重庆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川江号子、梁平木版年画、铜梁龙舞、木洞山歌、秀山花灯、四川竹琴、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等,以下盘点了重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了解更多的重庆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庆市 ★★★
5.4w+ 32
中国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代表性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中国拥有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万余项,其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43项,那么中国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中国传统医药代表针灸、中国传统体育游艺类代表太极拳、中国传统音乐代表古琴艺术、中国传统美术代表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民俗代表春节、中国传统戏剧代表京剧、中国传统舞蹈代表秧歌、中国传统民间文学代表牛郎织女等,了解更多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非遗,请浏览本文。
【中国非遗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曲艺项目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有几百种传统曲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曲艺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曲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曲艺名单,包括苏州评弹、山东大鼓、陕北说书、扬州清曲、凤阳花鼓、四川评书等。
河南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河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项目众多。那么,河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河南十大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名录,有豫剧、少林功夫、汴绣、信阳毛尖茶、罗山皮影戏、洛阳唐三彩、汝瓷、朱仙镇木版年画、洛阳牡丹花会、灵宝剪纸等河南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河南非遗项目名单吧。
【中国非遗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民俗项目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民俗,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民俗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民俗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民俗名单,包括春节等传统节日、泼水节等少数民族节日、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壮族歌圩、秦淮灯会、回族服饰、蚕桑习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