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永州市零陵区。《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零陵之名从此著称于世,并成为出现于夏代以前且沿用至今的重要古地名之一。永州境内潇湘二水纵贯南北,五岭山脉横亘东西,湘桂高铁、洛湛铁路、泉南高速、二广高速、厦蓉高速纵横交错,零陵机场开通北京、上海、昆明、重庆、海口等多条航线,风景秀丽,人杰地灵,交通便利。这里是舜帝道德文化、理学文化、瑶文化、女书文化发祥地,孕育了柳宗元、怀素、周敦颐、何绍基、李达等文化名人,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一本读不完的书”。
学校办学始于1941年,前身为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2002年由原零陵师专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零陵学院,2004年更名为湖南科技学院,2017年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高水平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一所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
截至2023年4月,学校依西山、傍潇水、邻零陵古城,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1080亩,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教学用房面积17.8万余平方米,实验实训室面积5.5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7亿元,总台套数为26069台,其中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总值5889万元、台套数242台,图书馆藏纸质图书120万余册,电子图书682万余册。现建有14个教学学院,51个普通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现有普通本科在校学生16000余人。办学多年来,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等各类人才10万余人。
学校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深度参与湘粤社科智库联盟建设,学校明确为湘粤社科智库联盟挂牌单位,构建校地合作长效机制,成立服务地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服务永州行动方案,与市县区各级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传承弘扬地方文化、深化产教产研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中专教育时期
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41年4月至1953年8月)
1941年4月14日,湖南省国民政府创办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
1943年9月,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创办七师附属小学,作为教育实习基地。
1953年2月,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奉命搬迁到湘南行政区零陵专区行署所在地零陵。
零陵师范学校、零陵师范学院(1953年8月至1971年5月)
1953年8月17日,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更名为零陵师范学校,改由零陵专区主办,实行省地共管。
1959年3月,成立零陵师范学院,与零陵师范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种学制的管理体制。
大专教育时期
零陵地区中学师资培训班(1971年5月至1976年10月)
1971年5月,零陵地区行署在零陵师范学校基础上创办零陵地区中学师资培训班。
1975年8月21日,中共湖南省委批转省教育厅党委《关于省属高等院校到各地筹办分院(校)有关问题的报告》,决定湖南师院在岳阳、零陵两地区各办分院一所。
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1976年10月至1981年7月)
1976年10月27日,湖南省委批准在零陵地区中学师资培训班基础上创办湖南师院零陵分院,开展正式的专科教育;11月,中共湖南省委批准建立“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
1978年7月,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中师部迁往零陵梁木铺原湘潭大学零陵分校上课。
1979年5月12日,零陵地委同意将湘潭大学零陵分校并入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经中共零陵地委批准,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与零陵师范学校正式分家,零陵师范学校搬迁至零陵县中山南路黄溪岭另建新校园,原校址交给了零陵分院。
零陵师范专科学校(1981年7月至1993年6月)
1981年7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零陵师范专科学校;11月3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立零陵师范专科学校。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3年6月至2002年3月)
1993年6月2日,零陵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本科教育时期
零陵学院(2002年3月至2004年7月)
2002年3月6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零陵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2004年7月起)
2004年7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同意零陵学院更名为湖南科技学院;9月1日,正式使用新校名“湖南科技学院”,确定校名简称“湘科院”。
2017年11月,湖南科技学院入选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第三批)。
2019年11月,湖南科技学院高水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