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陆巷古村位于苏州太湖洞庭东山后山,依山傍水,西接太湖,背山面水,风景秀丽。村北寒谷山障隔了西北风,使得整个村落有一个良好的朝向,自寒谷山西望太湖,波光粼粼,湖中渔帆点点,远处三山岛、西山岛隐约可见。
陆巷村目前的核心区域包括了“六巷一街”,以及嵩下的部分明清时期宅院。
这里的一条街指的是紫石街,现有南北向转东西向约一里长。
六条巷为由寒谷山顺山而下与紫石街相连的巷子,自南向北分别为文宁巷、康壮巷、韩家巷、蒋家巷、旗杆巷、固西巷。
这个区域集中了许多传统建筑,是陆巷古村落中最为浓墨重彩的地方。这里有许多古建筑为文物保护单位,比较出彩的有:遂高堂、惠和堂、粹和堂、解元牌楼、双桂楼等多处。
陆巷村源于南宋,史料记载宋室南渡时,途经太湖,见东山雄峙湖中,风光秀丽,战火又不易祸及,遂有王、叶、姜、金等多位战将把家眷安顿于此,辟建了一座有六条小巷的村落,后逐渐兴旺。
陆巷古村人杰地灵,在明清两代出了一名状元、一名探花、十一名进士和四十六名举人,其中以明代连中三元,被誉为山中宰相的王鏊最为著名。近代和当代还出了3名中科院院士。故陆巷村人文荟萃,这里充满了前贤们的各种传说。
陆巷村在历史上建筑规模较繁盛的时期为清代中期,有厅室72座,至今尚有多处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是中国至今为数不多的明代建筑集中地。现今徜徉在古村,仍能看到许多旧时的宅子、庭院、祠堂,这里以民宅为主,那些古代建筑们共同构成一个古代完整村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