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位于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学校肇始于1939年北洋工学院内迁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应用办学源远流长,实践育人特色鲜明。几经变迁,2003年教育部批准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西昌学院。学校是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院校,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10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也是一所省、部、委共建高校。2022年,学校被增列为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受援高校,由中国农业大学对口支援。2024年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农业、资源与环境、公共管理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自升本以来,获多项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应用型示范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应用型品牌课程。在省属同类院校中,教改成果名列前茅。
现涵盖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学科建设遵循“服务区域、特色发展,突出应用、注重需求,统筹规划、重点建设”的原则,以“做强农科、做大工科、做精文科、做优师范、做特艺体”为发展定位,落脚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等功能的实现,对接地方发展需求,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撑,为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学校和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百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共建新工科产业学院;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与意大利巴勒莫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世纪大学、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匈牙利佩奇大学、法国巴黎视觉设计与传达学院、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选派近百名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出国交流访问;现有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老挝、科特迪瓦、加蓬、孟加拉国、博茨瓦纳、赤道几内亚、尼日利亚、坦桑尼亚、阿富汗、卢旺达、喀麦隆等多个国家留学生在校就读。
学校肇始于1939年北洋工学院内迁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
1939年9月,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内迁西昌,创建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
1952年院系调整中,专科部分分别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西南农学院,中技部分留原地改建为西昌中等农业学校。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西昌农业专科学校。
1992年7月,改名为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2003年5月8日,教育部批准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西昌学院。
2013年11月,学院入选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14年5月,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林业厅遴选为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2014年9月,学院被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遴选为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2015年2月,学校被列为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学校。
2020年12月,西昌学院成为四川省、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
2022年6月18日,西昌学院和西昌市人民医院共建的“西昌学院附属医院”揭牌。
2024年1月,攀西植物医院、攀西动物医院揭牌仪式在该校安宁校区举行。
2025年3月,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西昌学院签订对口共建协议。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