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西藏米林农场
西藏米林农场
0
赞数:
全场土地总面积9800亩,其中耕地面积5600亩、果园面积3640亩、牧地面积560亩。米林农场下辖大峡谷酿酒有限责任公司、林芝嘎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和西藏林芝风情大酒店三家二级企业,现今主要以种植苹果、葡萄等高原水果为主,目前已发展成为西藏最大的水果产业基地、苗木繁育基地和无公害禽蛋、肉鸡生产供应基地。
西藏米林农场基本信息
  • 所在地/隶属: 西藏 林芝市 巴宜区 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

西藏米林农场怎么样

全场土地分布于米林、林芝两县,总面积9800亩,其中耕地面积5600亩、果园面积3640亩、牧地面积560亩。近年来,米林农场机关根据自身实际精简机构,在设有党委、管委会的基础上,现有办公室(党政办公室合并一处)、财务科、农业科、工青妇办公室、保卫科、电视台等机构;下设5个生产管区、6个党支部、2个退休点。现有职工109人(4名干部)、退休职工284人。米林农场下辖大峡谷酿酒有限责任公司、林芝嘎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和西藏林芝风情大酒店三家二级企业,现今主要以种植苹果、葡萄等高原水果为主,目前已发展成为西藏较大的水果产业基地、苗木繁育基地和无公害禽蛋、肉鸡生产供应基地。2009年1月,米林农场“嘎玛及图形”商标荣获西藏自治区商标称号。同时连续三年被评为林芝地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招商引资先进单位。2012年4月,被西藏自治区政府认定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龙头企业。

历史沿革

建场前期

西藏的农垦事业自1952年创建第一个军垦农场以来,已有56年的历史。1951年进藏部队刚到拉萨、日喀则江孜等地,由于道路不通,主副食供应相当困难,有时连稀饭都吃不饱,广大干部职工在藏工作十分艰苦。许多爱国人士和农牧民群众都十分心疼,把青稞等食品送到部队。而当时西藏上层的亲帝分子,一面幸灾乐祸,一面对我军实行严密的粮食封锁,试图赶走人民解放军。因此,在这种艰难时刻,西藏军区党委遵照《中共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指示》中“进军西藏,不吃地方”,“一面生产,一面建设”的精神,于1951年召开了军区第一次党代会,会议着重研究和部署了开荒生产的问题。经过将士们的艰苦创业,于1952年8月1日在拉萨建成了第一个军垦农场——八一农场。

1959年,西藏在平叛的基础上进行了民主改革,彻底埋葬了残酷的农奴制度,使西藏同胞同全国其它各民族共同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960年4月8日,成立了西藏农垦的较早机构——军区生产部。他的建立揭开了西藏军垦史崭新的一页,标志着西藏军垦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平叛结束后,部队官兵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开发边疆,建设西藏”的号召,一路人马投入到开荒生产建设农场等事业中来,在林芝地区雅鲁藏布江畔成立了今天米林农场的前身——西藏建设师米林四团(中国人民解放军404部队四团)。

建场初期

1960年进藏的十八军解放西藏后,组成米林四团,利用简单的工具开垦荒地。南面从米林鲁夏到米林里龙乡100余公里,北面从林芝嘎玛村到米林扎绕乡80余公里,共开垦耕地约12000亩。当时的团部设在米林雪卡村,共有九个连队和一个园艺队,1971年为方便运输与耕耙播种,成了机运连,每个连队平均有100多人,最大的连队(七连)有560多人。管理体制为部队式管理,设有团长,政委、连长、指导员、排长、班长等。

为了进一步发展副业满足军民生活需要,1963年成立了打鱼队;为丰富军民的文化生活,成立了电影队;为推广新品种,提高单产,成立了试验站;为解决看病难,成立了卫生队。农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有了一定的发展。

整治时期

到1967年,西藏的农垦已出具规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基础设施相继配套,开始从大规模的垦荒种地,转向内部整治管理。

1968年至1970年,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使农垦事业蒙受了严重的损失。各级组织瘫痪,职工思想混乱,部分农场的土地被遗弃,果林遭受破坏。农场作为驻藏部队的粮食供应单位,仍坚持把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发展作为主要目标,为以后的拨乱反正创造了条件。

1970年底,军区生产部改为西藏军区生产建设师(独立师级),师党委调整充实了各级领导班子,大力调整垦区的产业结构,提出变“以粮为纲”的单一经营为“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农场办起了砖瓦厂、榨油厂等各类小型企业。1971年至1978年是米林农场扭亏为盈,打翻身仗的时期。

转型时期

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遵照党中央的指示,1979年初,军区生产建设师移交地方统一领导管理,改名为自治区农垦局,1980年改为自治区农垦厅,它既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职能部门,又是西藏农垦企业的主管部门。

1979年由于当时的发展需要,农场机关由米林雪卡村搬迁至现今的林芝布久乡境内。

1980年至1981年,日喀则江孜农场二团迁至米林农场,并与米林四团合并。

1985年米林农场将九个连队划分成五个生产管区。

1986年林芝地区恢复成立后,米林农场交给林芝地区行署直接管理。设有党委、管委会,农场机关设有党委办公室、场办公室、财务科、生产科、工青妇办公室、供销科;下设五个生产管区,九个党支部。

1987年至1992年是米林农场较为辉煌的时期。

1992年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农场经济效益下滑,职工生活日益困难,企业开始亏损。

对口支援时期

1995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米林农场被列为福建省对口支援单位。通过十七年的援藏,米林农场在困境中求生存,在改革中求突破,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1995年6月——1998年6月,米林农场为福建省漳州市对口支援单位。由于当时受国家援藏政策和援藏方式(人员援藏)等因素,援藏支援单位没带任何资金。根据农场实际情况,贷款兴办了水电站、榨油厂、蜜饯加工厂、面粉加工厂等项目,兴建了八一办事处,扩建了学校,为农场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8年7月——2001年6月,米林农场为福建省漳州市、省农业厅对口支援单位。期间共引进援藏资金1055万元,其中用于项目建设735万元,偿还贷款320万元的旧债。冲破阻力、大刀阔斧的改革落实了职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过去吃大锅饭的生产经营清况。兴办了大峡谷酒厂和综合养殖场,建设了商业街和卫生院、开发了80亩苹果园和花椒园。拓宽了农场的增收渠道,增加了职工的收入。

2001年7月——2004年6月,米林农场为福建省南平市、省水利厅对口支援单位。三年期间,共引进援藏资金860万元,争取国家和上级资金近390万元。兴建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期工程、农业科技培训大楼、武夷广场、职工人饮工程、生态果园等项目,提高了职工的生活水平和农场的综合经济实力,为米林农场水果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7月——2007年6月,米林农场为福建省南平市、省农科院对口支援单位。期间共引进援藏资金738万元争取国家和上级资金182万元。建设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二期工程、果园道路硬化和水电配套设施工程、“夕阳红”工程,“嘎玛”小集镇、有线电视台网络改造、“嘎玛”品牌创建等项目,改善了农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农场的发展后劲。

2007年7月——2010年7月,米林农场为福建省龙岩市、漳州市对口支援单位。期间共引进援藏资金2005万元,争取国家和上级资金近千万元,援助米林农场的十个大项目十六个子项目全部完工。相继建成了了西藏林芝风情大酒店、高优农业示范园区、苹果干加工厂、农场局域网、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园区果园道路硬化、雅江休闲小木屋、地窖保鲜库、防霜烟灶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高优农业园区和优质种苗繁育基地的建设,为林芝地区水果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辐射和带动作用显著。

2010年7月——至今,米林农场为福建省龙岩市对口支援单位。援藏期间计划引进援藏资金2050万元,着力抓好绿色长廊建设、老苹果园改造、雅江观光果园、职工危旧房改造、高原优质水果营销中心、水果冷藏保鲜库、人饮工程、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申报等项目建设。

上述援藏项目的实施,使米林农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质的飞跃,支柱产业蓬勃发展,民生项目效益显现,职工收入大幅提高,全场面貌焕然一新,综合实力跨越式增强,为米林农场今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荣誉及其他

资源状况

米林农场土地资源丰富。共有土地9800亩,其中可规模种植青稞、小麦、土豆、绿化苗圃的有4000余亩,可种植优质水果面积的有3640亩。现已拥有葡萄、油桃、水蜜桃、杏、李、核桃、苹果、西瓜、香瓜、甜瓜、草莓等适应高原生长环境的优良品种,年产量约2000吨左右,种苗繁育基地100亩,已经繁育苹果、葡萄、油桃等水果优质种苗20余万株。建有现代农业园区和高优农业园区两个标准化水果生产基地,其中现代农业园区拥有联栋大棚24座,单栋大棚221座,日光温室40座;高优农业园区拥有大棚联栋大棚31座(单栋145座)。

米林农场现有固定资产除大峡谷酒厂、林芝风情大酒店、嘎玛养殖厂以外,在农场场区内还拥有商业一条街店面17间,占地680平方米;水果一条街店面17间,占地700平方米;科技培训大楼一座,共三层,占地1220平方米;面粉厂一家,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苹果干加工厂一家,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这部分固定资产均可对外承包租赁。

附近有 1 个景点: 喇嘛岭寺(7km)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59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国内十大果园-果林采摘园 著名花果园-水果-果蔬园采摘景区
对于身处都市中的人来说,从采摘园采摘水果,既能立马吃上新鲜的水果,又能体验采摘的乐趣。国内采摘水果去哪里好?MAIGOO旅游小编下面为您盘点一下国内十大果林-果园,包括麻江蓝莓生态旅游区、樱桃沟、砀山县梨树王、沂源中华大果园、光明瑞华果园、昆明石林万家欢蓝莓庄园、大梨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等,这些都是中国采摘果蔬的好地方。更多国内著名的采摘园的详细信息,请查看下面详细内容。
西藏林芝十大特产 林芝旅游买什么好 必买的林芝特产有哪些
林芝是西藏自治区的下辖地级市,风景秀丽,很多地带被誉为“西藏江南”,到了每年的林芝桃花节时更是美不胜收,那到林芝旅游买什么好,林芝有什么特产可以带走呢?下面maigoo美食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西藏林芝十大特产,如林芝天麻、林芝松茸、墨脱石锅等等,想知道必买的林芝特产有哪些的朋友快来了解下吧。
西藏林芝十大有名的小吃排行 到林芝值得品尝的十大名吃推荐
林芝,是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 ,古称工布。林芝不仅风景秀丽,而且美食小吃独居风味,那林芝小吃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有奶渣包子、麻森、鲁朗石锅鸡、林芝藏香猪、卡塞、炒青稞等。以下,请看MAIGOO小编带来的林芝十大小吃排行榜,了解更多林芝有名的美食小吃及相关情况。
林芝十大秋季旅游景点 林芝秋天哪里最美 林芝十大赏秋胜地
林芝,是一生必去一次的远方,林芝的秋色已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九月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这里绚烂的色彩绝不愧对于川藏线最美秋色的美誉,那么,林芝秋天去哪里玩好呢?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林芝十大秋季旅游景点,包含了南迦巴瓦峰、鲁朗林海、南伊沟、米堆冰川(冰川秋色) 、巴松措(最美湖光秋色)、色季拉山、尼洋河等林芝秋天最美的地方,其中,南迦巴瓦峰更是被评为“中国十大秋色”,你还可以去鲁朗花海牧场骑马射箭、格嘎温泉泡藏式温泉,9-10月的秋天不能错过这些林芝美景。
林芝十大著名景点 林芝必去的十大景点有哪些
林芝,被誉为“西藏的江南”,在雄浑壮丽的青藏高原上铺展着一幅温婉灵秀的画卷。春日里,波密桃花谷中,粉嫩的桃花簇拥雪山之下,宛若仙境;夏日,雅鲁藏布江在峡谷间奔腾,碧绿的水面映照着湛蓝的天际。那你知道林芝著名景点有哪些?下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林芝必去的十大景点,分别是巴松措、雅鲁藏布大峡谷·丹娘佛掌沙丘、米堆冰川、南伊沟景区、鲁朗林海·鲁朗花海牧场·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林芝卡定沟景区等,一起来看看吧!
西藏林芝十大特色菜肴 到林芝必打卡的10大经典名菜
林芝有其他地方所没有的自然风光,更有独具藏族特色的传统美食。MAIGO O网小编整理了一份到林芝必打卡的10大经典名菜盘点,包括了鲁朗石锅鸡、萝卜萝果、炒青稞、香寨、凉拌牦牛肉、手抓羊肉、四味生肉酱、烤藏香猪、藏香肠、藏鸡蛋。下面,一起来看看西藏林芝十大特色菜肴推荐及其相关知识吧。
林芝市十大著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林芝地理标志产品 林芝十大地标产品
林芝市十大著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主要盘点林芝市当地出名的国家级地标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包括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部分来自其他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那么,林芝市有哪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比较出名呢,来一起看一下林芝市十大地理标志产品榜单吧!
林芝市5A景点 林芝5a景区有哪些 林芝国家级5A景区名单
林芝,古称工布,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市、山南市相连,南部部分区域在藏南地区、缅甸接壤。林芝风景秀丽,很多地带被誉为“西藏江南”。那么林芝5a级景区?本文为您介绍一下林芝国家级5A景区景点,并分享林芝5A级景区名单,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
林芝市4A级景区 林芝4a景点有哪些 林芝国家级4A景区名单
林芝,古称工布,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市、山南市相连,南部部分区域在藏南地区、缅甸接壤。林芝风景秀丽,很多地带被誉为“西藏江南”。那么林芝4a级景区?本文为您介绍一下林芝国家级4A景区景点,并分享林芝4A级景区名单,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