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经职业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财经职业院校。学校位于昆明市北市区,校区占地总面积167932.78平方米,其中,校舍总建筑面积124556.07平方米;教学及行政用房58554.78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9.06平方米/生,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168.39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7996.89元/生,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12955.94平方米。拥有馆藏纸质图书62.47万册,电子图书24.53万册,生均图书96.66册/生。截至2023年,学校建有会计多功能实训室、市场营销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金融综合实训室、物流综合实训室、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实训室等40余个校内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场地达到13913.27平方米。
学校下设6个学院、2个教学部。现有24个高职专科专业,涉及财经商贸、电子与信息等专业大类,初步形成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龙头的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以电子商务、财税大数据应用为特色的两个校级高水平专业群,辐射带动其他专业群发展,建设形成学校“1+2+N”新商科专业群体系。
学校面向社会各行业开展培训,服务社会成效显著,近五年非学历培训达20余万人次,与爱尔信集团联合招收成人专科学生1600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在云南省高职学校中名列前茅。与西南财经大学合办成人教育函授本科,取得较大成效。积极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区服务、智库咨询等多项服务,社会声誉良好。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每年紧紧围绕社会发展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德智体美劳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推进“三全育人”新格局,推进“以赛促教,赛教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近年来获得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2项、省级二等奖21项、省级三等奖20项。“X”证书获证率超过90%。近3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超过98%,专升本升学率超过80%。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的前身为云南省立鼎新初级商业职业学校。
1930年,云南省教育厅提出要在“省会设立商业学校”。
1933年7月,云南省教育厅计划在昆明“筹建昆华商业职业学校”。
1934年11月6日,云南省立鼎新初级商业职业学校成立,是云南省第一所商业职业学校,校址在昆明市鼎新街4号。
1935年,春季学校开始招生。
1938年,昆明市立商业职业学校并入鼎新商校,学校更名为“云南省立昆明商业职业学校”。
1941年6月,学校由鼎新街4号迁至兴隆街57号。
1942年,易名为“云南省立昆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
1950年,云南和平解放后,学校由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部接管。7月22日,云南省立昆华女子实用技艺职业学校与“昆华商校”合并,校名改为:“云南省立昆明商业学校”,学校归省商业厅领导,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1954年8月,学校由兴隆街57号迁至西坝弥勒寺119号。
1955年,学校停办,学生提前分配。
1956年,复办,易名为“昆明商业技术学校”。
1957年,改为“云南省昆明商业学校”。
1958年4月,学校并入云南省商业干部学校但仍保留商业中专班建制,9月云南省商业干校、财政干校、银行干校、合作干校合并为“云南省财贸干校”,继续保留商业中专班的教学建制。
1959年,在商业中专班的基础上,组建云南省财经学校,由云南省财贸干校和云南省商业厅双重领导。
1962年10月30日,云南省商业厅、省财政厅联合行文并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将云南省财经学校与云南省会计学校合并,定名为云南省财经学校,由云南省财政厅领导。
1963年9月18日,云南省财经学校将水产专业移交云南省农业学校接办。
1969年2月,云南省财经学校撤销,校舍被工厂侵占。
1972年,学校恢复招生,设预算会计、银行会计、工业会计、基建财务会计等7个专业。
1977年,云南省财经学校改为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二年。
1980年11月、1994年8月、2000年5月和2004年3月,四次获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称号。
2004年2月,云南省财政厅把云南省财经学校和云南省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合并办学、优势互补,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统一领导,统一管理。
2015年2月15日,云南省政府正式批准在省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和省财会人员培训中心基础上组建云南财经职业学院,4月23日,学校通过教育部备案审批。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7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