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始建于1961年,前身是天津市杨柳青卫生学校,1969年迁至廊坊,1989年更名为廊坊市卫生学校,2011年升格为专科院校,是廊坊市一所公办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学院坐落于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河之畔,生源以河北为主,同时覆盖国内其余21个省市。
截至2022年,学院现有护理、康复治疗、药学、医学技术、临床医学等5个系,公共基础、医学基础、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成教部等4个教学部。设有护理、助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疗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10个专业,其中护理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
学院注重实践教学,现有10个校内实训中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教育实训基地2个。现有2所附属医院、17所教学医院,63家实习基地和合作办学单位。
学院秉持“立德修身、博学强技”校训,深耕医学职业教育60年,立足廊坊,面向河北,辐射京津及中西部地区,为国家卫生和健康事业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1+X”证书试点院校,是京津冀卫生职教联盟理事单位、河北省卫生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河北省运动健康职教集团理事单位、河北省教育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协会职教分会理事单位、廊坊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是职业指导工作教学训练试验基地、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站、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职业院校。学院连续三年被评为省市两级文明校园、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1961年10月,经原天津市卫生局批准,在天津西郊杨柳青镇筹建卫生学校,定名为“天津市杨柳青卫生学校”,隶属天津市公共卫生局。
1962年10月,学校归属天津专署领导,更名为“河北省天津专区卫生学校”,校址迁至原天津司杨柳青技工学校旧址。
1964年1月,学校归属河北省领导,校名更名为“河北省杨柳青卫生学校”。
1969年6月,学校由杨柳青迁至廊坊,校址定在廊坊镇新革街建国道群华里。
1969年10月,学校更名为“河北省天津地区卫生学校”,隶属天津地区行政公署。
1972年10月,学校校址由建国道群华里改迁至建国道10号(现214号)
1973年12月,天津地区改化廊坊地区,学校随之更名为“河北省廊坊地区卫生学校”,隶属行政公署和地区卫生局。
1989年4月,廊坊地区改为廊坊市,学校更名为“廊坊市卫生学校”。
2006年9月27日,学校整体迁入东方大学城新校区。
2008年3月26日,经市卫生局审批,该校医院由“廊坊市卫生学校东方大学城医院”更名为“廊坊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
2011年2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廊坊卫生职业学院”。
2011年5月,经河北省编办批准,学院设置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处、教务处、财务审计处、后勤管理处、学生管理及招生就业指导中心6个行政机构,教学部门设护理系、康复治疗系、药学系、医学技术系、公共卫生系、公共基础部、医学基础部、成教部,教辅机构设现代教育中心、图书馆、中心实验室、科研处4个教辅机构,另批准附属医院。
2011年6月28日,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发布关于第四批取得自考助学资格单位的公告,批准该校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院校,办学形式为业余,备案登记号码为131001009。
2011年9月18日,廊坊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发布关于该校管理体制的通知,经省政府批准,在廊坊市卫生学校基础上设立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实施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归口廊坊市教育局管理。廊坊卫生职业学院成立同时撤销廊坊市卫生学校。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