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职业技术大学是2001年整合兴安盟师范学校、教育学院资源的基础上,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察尔森师范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成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自治区级示范校、自治区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单位,也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全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2025年6月经教育部研究决定,同意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兴安职业技术大学,首批设置动物医学、学前教育、护理、旅游管理等职业本科专业。
学校占地面积1517.77亩,建筑面积24.65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54.31万册。学校始终坚持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注重内涵、突出特色,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办学模式,先后建设多个产业学院,并同上百家优质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形成了以“六维一体,链式融通”为典型的产教融合办学新格局,构建了以“厂中校”为典型的多样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直播+”模式为典型的社会服务新高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1951年,在乌兰浩特兴安中学成立师范班。
1952年,迁到科右前旗察尔森努图克,称“察尔森师范学校”。1952年10月10日定 为校庆日。李欣荣任校长。
1954年, 迁回乌兰浩特市,称乌兰浩特师范学校。哈木任校长,后兼党支部书记。
1958年,乌兰浩特市划归科右前旗,归呼伦贝尔盟管辖。
1965年,毕业生总数达2000多人。面向地区分配,是中国一所民族师范学校。
1970年,因中国文化大革命动乱,学校解体撤销。部分教师和教学仪器设备划归科右前旗师范学校。
1970年9月,在科右前旗哈拉黑中学设师范部,名为科右前旗师范学校。
1975年8月,迁入乌兰浩特,1977年改名为乌兰浩特师范。
1980年,兴安盟恢复建制。1982年,被盟公署教育处正式接管,更名为兴安盟师范学校。
1981年5月,盟行署下达文件,决定建立兴安盟教育学院。1987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文件,正式批准建立兴安盟教育学院。
2000年8月,自治区教育厅下达文件,将兴安盟师范学校和兴安盟教育学院合并,重新组建兴安盟教育学院。
2001年3月23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文件,决定在已组建的兴安盟教育学院基础上,成立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同年6月18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2002年11月2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文件,确定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为“相当于副厅级”规格。
2004年6月,盟委、行署做出决定,将盟内五所中等专业学校即盟农牧学校、盟卫生学校、盟财政学校、盟交通技工学校和盟粮食干部学校并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2025年6月经教育部研究决定,同意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兴安职业技术大学。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