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教育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吉林省最美的十所大学 NO.3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生态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统计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编导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日语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地理科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教育技术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中国十大最美师范大学 NO.13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历史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5
雕塑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5
中国十大师范类大学 NO.3
东北地区十大名校 NO.6
10所考研比较好的师范类大学 NO.6
中国十大舞蹈学院 NO.7
全国十大国优计划试点高校 NO.24
吉林十大名校 NO.2
长春市十大名校 NO.2
教育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美女如云的十所中国大学 NO.8
数学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21
播音主持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运动训练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9
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名单 NO.3
中国很难考的十所师范类大学 NO.4
六大部署师范 NO.5
东北师范大学是国务院确定由教育部管理的高等学校。学校建校于1946年,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以推动国家、民族、社会进步为使命,以引领教育事业发展、培育科教英才为根本任务,逐步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以及其他各级各类专门人才,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1996年,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进入新世纪,学校启动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探索“U-G-S教师教育新模式”,获批全国教师教育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优师工程”和“U-G-S教师教育新模式”先后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教育部东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设在该校。
学校现有人民大街校区和净月大街校区。学校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19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世界史、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等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学科6个(其中A+学科1个)、B类学科15个。
学校以科学研究为强校之本,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部委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等部委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等。
东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东北大学,1946年2月始建于辽宁本溪,而后在战火中辗转于丹东、通化、梅河口、吉林、长春、哈尔滨,1946年6月定址于佳木斯。1948年7月,南迁吉林与吉林大学合并,定名东北大学,开始探索正规化办学。1948年至1949年间,原沈阳东北大学、长春大学、长白师范学院等校陆续并入东北大学,使东北大学发展成为当时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1949年7月,学校迁至长春。
1950年4月,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东北大学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隶属教育部,成为一所以培养新型的中学师资为目标的高等师范院校。1958年4月,东北师范大学下放隶属于吉林省,同年10月学校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197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重新划归教育部领导。1980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恢复了“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名。此后,东北师范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原有学科,增设新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2009年,承担国家“985工程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近年来,在“211工程”、“985工程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教育部、吉林省共建协议的支持下,东北师范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有特色、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4年12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