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医科大学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普通本科医药院校,坐落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牡丹江市。学校历史溯源于1946年始建的牡丹江专区医院和1956年始建的黑龙江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1958年创建牡丹江医学院,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了校名。202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更名为牡丹江医科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70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亿余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0万余册,电子图书70万余册,数据库15个,拥有性能先进的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6所,教学医院、实习医院等实践教学基地遍布北、上、广、深等全国主要城市100余家。附属红旗医院是全国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学校本科招生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科生11697人。开设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等23个本科专业招生,涵盖医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4个学科门类。其中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医学检验是省级重点专业,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制药工程等10个专业列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医学影像学是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和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拥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授权二级学科35个,涵盖医学、理学、工学3个学科门类。基层实用型临床医学和高寒地区慢性病防治为黑龙江省“双一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基础医学、生物学、内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4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外科学和药学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学校是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员单位,设有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慢病与药物研究中心”;建有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拥有省生物制药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以及省内唯一的省科技厅、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和学校三方共建医药研发平台。
1958年,牡丹江医学院创立。
1962年,牡丹江医学院改为牡丹江卫生学校。
1978年,牡丹江卫生学校更名为牡丹江医学专科学校。
1986年,牡丹江医学专科学校更名为牡丹江医学院。
1997年,学校一次性通过中国原国家教委合格评估。
2006年,学校在中国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被专家组给予了优秀的评价。
2009年,学校经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新增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2010年,被列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
2012年,被评为中国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训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01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5年,学校在中国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中获得了6年有效期。
2018年2月,学校入选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2023年6月15日,黑龙江省教育厅发布公示,拟同意牡丹江医学院更名为牡丹江医科大学。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4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