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禅林是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九华山凤云山的佛教寺院,属九华山风景区西部核心旅游圈,因山间云雾缭绕得名,环境幽静,周边配有完善的住宿餐饮设施。寺院始建于1931年,由来安人陈理亭创建白云观,后由许至根继任住持,至20世纪后期仅存旧屋。
1991年广西僧人圣文接管后,在九华山佛协支持下修缮殿宇并重塑佛像,1997年增建大雄宝殿,供奉三尊大佛等塑像。2012年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二期规划实施,对原大殿进行居民式风格拆建,以契合景区整体规划并提升佛教文化内涵。寺院现存建筑多为当代改建,其地理坐标为青阳县九华山镇219省道旁,与周边景点形成联动旅游体系。
白云禅林位居九华山莲花佛国西部的凤云山中,这里茂林修竹,风光秀丽,环境幽雅。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每当气候变化时,山凹白雾翻腾,继而弥漫九华,形成“白云深处有奇观”的独特景象。
白云禅林不仅是一个宗教场所,更是一个充满自然风光的旅游景点。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九华山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壮丽的自然风光,体验禅意和心灵的宁静。
1931年安徽省来安县陈真人理亭在此建白云观,继之,住持许真人至根,此后白云观日渐衰败,仅有四五间破屋(建筑面积76平方米)。1991年广西僧人圣文至此住持,经九华山佛教协会同意,维修原殿和寮房,并重塑佛像。1997年又筹款在原殿西侧新建大雄宝殿,坐北朝南,民居式,琉璃瓦脊,红瓦屋面,钢筋砖石木结构;高7.5米,长、宽各12米,建筑面积144平方米。内供三尊大佛、普贤、文殊、灵官、韦驮、千手观音等佛像。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仁德法师为该寺题额“白云禅林”。
弘法利生,为了帮助更多的信众学习佛法,听闻佛法,亦是为了打造出九华山佛教的和谐、众生的安宁,2012年8月24日,在九华山规划建设管理领导小组2012年度的第二次会议上,党工委、管委会、规划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等相关领导关于《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二期详细规划》方案进行了认真讨论、分析,决定在不违背大愿文化园二期详细规划的原则下,对白云禅林按居民式风格原基拆建老大殿。白云禅林充满着历史的古朴和厚重,它的重建将会为九华山佛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亦是增加佛教内涵、弘扬佛教文化之举,让佛教文化泽佑众生!
九华山白云禅林:现将市宗教局《关于九华山白云禅林大殿落架维修的批复》(池宗2012)15号,转发给你寺,请根据风景区整体规划和文件要求,及时完成相关手续,抓紧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