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是一所红色基因厚重、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学校,被誉为“华夏IT英才的摇篮”。学校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南京邮电大学拥有以中国两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IEEE Fellow、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为代表的高层次领军人才百余人次。涌现一批以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为代表的高水平师资。一大批教师作为会士、专委会主任、专家等活跃在国际电信联盟、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等机构。
十四五以来,学校获得教育部榜单内双创类竞赛国家级及以上奖项700余项,其中包括: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金奖、捧得“挑战杯”系列竞赛国赛“优胜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赛一等奖和省属高校唯一的三十周年突出贡献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满贯”和“北太天元数模之星”、研究生创新实践赛事最高荣誉“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之星”、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最高奖“研电之星”、研究生数模竞赛“数模之星”等。
自建校以来,南京邮电大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超百项;承担了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各类高水平国家级科研课题。学校实施“一市一院”校地特色化合作战略和“一技一企”校企协同创新战略,与地方政府共建校地研究院和技术转移分中心、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南京邮电大学招收本、硕、博三个层次海外留学生,生源遍布五大洲65国,“一带一路”国家生源超90%。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成立南京邮电大学波特兰学院,与世界一流大学建立各种层次与形式的合作,开展各类国际交流项目,培养各领域高素质国际化创新型人才。深化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组织合作交流,连续数十年承办亚太电信组织在中国的培训任务,积极参与通信领域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学校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顺利通过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高校。
学校坚持“强化特色引领、强化人才支撑、强化创新驱动”战略思想,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萃英行动、高质量人才培养行动、高水平学科建设行动、高贡献科技创新行动、高品质国际合作行动、高品位文化涵育行动、高效能内部治理行动、高效率资源配置行动,以一流学科为引领,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加快向研究型大学迈进,为建设电子信息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
南京邮电大学的前身是1942年创办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时邮务总局干部训练班。
1942年,“战时邮务总局干部训练班”创办于山东滨海抗日民主根据地东甘霖村。
1948年,学校在益都(青州)定名华东邮电学校,隶属于当时华东邮电管理总局。
1949年8月,学校从山东济南迁到南京市。
1950年12月,学校扩建成为直属邮电部的南京邮电学校,兼办中等专业和高等专科班。
1951年,改名为华东邮电学校。
1954年,学校发展分立为邮电部南京电信学校和南京邮政学校。
2005年4月,正式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
201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3年,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7日,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南京邮电大学。
2016年5月,国家邮政局与南京邮电大学共建现代邮政学院和现代邮政研究院。
2017年8月,南京邮电大学“微纳器件与信息系统创新引智基地”项目入选国家“111计划”。9月,南京邮电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10月,南京邮电大学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名单。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1月26日,南京邮电大学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部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0年8月,南京邮电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约共建“南京邮电大学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2021年3月,科学技术部批准建设南京邮电大学省部共建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9月,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A类)。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
2023年3月21日,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学院)成立。
2024年4月,南京邮电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正式成立。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4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