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占地1000余亩,坐落在风景秀美、充满人文底蕴和现代气息,集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淮安高教园区,校园规划科学,设计精致,环境优雅,景致宜人、交通便捷。截至2022年2月,设电子网络学院、数字装备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商学院、智能交通学院、建筑装饰与艺术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素质教育部等11个教学单位,现有在校生13000余人。
学校遵循“依托行业办学校,依托市场设专业,依托岗位定方案,依托基地训技能”的办学理念,紧扣电子信息产业链设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通信技术等49个高职专业和1个本科专业,共有省级以上重点建设专业23个。其中,通信技术专业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软件技术专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软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商务等7个专业为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的骨干专业;建有省级重点专业群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建成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2部、省级重点教材29部,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优秀奖2项;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获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20个,建成各级各类校内外实训基地330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基地2个、省高职教育产教融合集成平台1个、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各类职业技能鉴定站(所)31个,可开展74个工种技能鉴定。2007年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共同投资建成了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校内单体生产性实训基地;2018年与戴尔公司共建具有国际水平的智能化示范中心;学校牵头成立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产教联盟。各主干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分别与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建立了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167个,是教育部、工信部等六部委确定的“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与联想、华为、中兴、立讯、鹏鼎、敏实、京东、华润、富士康、奥的斯、保时捷、新华三、新美星、中邮建等118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联合成立立讯学院、臻鼎学院、富准学院、联想学院、西子奥的斯学院、易宁正弘电商学院等6个企业学院,设立富誉自动化班、苏州轨道交通班、嘉环订单班、迅达电梯班、京东物流班等45个企业订单班,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6个。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的前身是肇建于1978年的淮阴电子工业学校。
1978年7月,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创办淮阴电子工业学校。
1979年,学校从淮阴无线电厂迁入健康西路校区。
1993年10月1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文批准,淮阴电子工业学校为省(部)级重点中专校。
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审批,学校成为首批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1996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开始试办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1997年,经原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学校开始招收对口大专班。
2000年,学校被批准为国家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2001年6月,学校获准升格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撤销淮阴电子工业学校建制、隶属关系。
2002年,学校设海口路校区。
2003年11月,学校搬迁至淮安大学城。
2007年7月12日,江苏省教育厅发文公布首批十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名单,学校名列十所示范性高职院的第七位,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
2011年,学校通过教育部第二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13年,学校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举办本科教育。
2018年5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学校更名为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2020年5月,学校正式更名为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7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