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9月,隶属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学校是以培养农牧科技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2001年6月,独立升格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3月,更名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同年,以“优秀”等级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项目验收;2018年,入选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成为江苏省8所卓越高职院校之一。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秉承“紧扣农牧产业链办学,紧密结合产学研育人,紧跟区域增长极发展”的办学理念,已经形成以凤凰路校区、迎宾路校区、红旗大道校区(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和创新大道校区(江苏中药科技园)的校区办学格局;建有“四区四基地”产教深度融合育人平台,拥有多个国家实训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是唯一拥有国家级水禽基因库、省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创新团队和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坚守“农”,紧扣“牧”,紧盯“特”,紧抓“新”,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农牧专业特色优势更加凸显。围绕农牧产业链设置专业,与常州大学、泰州学院、江苏海洋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办多个“4+0”“3+2”本科专业,牵头制订了国家高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专业目录和教学标准,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动物药学等专业领先全国,建有多个“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省高职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央财支持建设专业、国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等,涉农专业和涉农学生比例均超75%。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全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50强”“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先进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1958年夏,为响应“县县办农校”的号召,中共泰县县委决定筹建“泰县农业中等技术学校”(学校前身)。
1959年1月,因泰州市、泰县合并为泰州县,故泰县农校、泰州市农业专科学校二校合并为“泰州市农业专科学校”。同年学校定名为“江苏省泰州农业学校”。
1961年,“江苏省泰州农业学校”改名为“江苏省泰州畜牧兽医学校”,隶属扬州专署领导,泰州县委、县人委主管政治思想工作和日常工作。
1962年1月,学校搬到泰县白马庙泰州师范校园内(现白马老校区)。6月17日,学校停办。
1965年7月,学校恢复办学,仍为省办、扬州专署领导、日常工作委托泰州市人委代管;学校复办后不久,因文化大革命再次停办。
1978年秋,学校恢复招生。
1979年,扬州地委发文恢复“江苏省泰州畜牧兽医学校”校名,并明确学校隶属扬州地区行署领导,党政关系仍委托泰州市代管。
1982年,江苏省政府将泰州畜牧兽医学校的领导体制改为省、地双重领导,以省领导为主。
1992年,学校决定将教学区由白马庙迁入泰州市文教区(泰州宾馆东侧,即现迎宾路校区)。
1995年4月,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学校改名为“江苏省畜牧兽医学校”。
2001年6月,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省畜牧兽医学校基础上建立。
2005年,学校通过了江苏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优秀等级。
2008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2010年,学院成功申报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
2013年3月,学校由“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隶属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2017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
2021年,获“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建设单位。
2023年7月,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