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部共建高校
省部共建高校    
					
					
						 眼视光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眼视光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精神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精神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康复治疗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康复治疗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儿科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儿科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生物制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生物制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麻醉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麻醉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临床药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6
临床药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6
					
					
						 温州市十大名校    NO.1
温州市十大名校    NO.1
					
					
						 浙江十大名校    NO.8
浙江十大名校    NO.8
					
					
						 中国很难考的十所医学类大学    NO.9
中国很难考的十所医学类大学    NO.9
					
					
						 中国十大医药类大学    NO.12
中国十大医药类大学    NO.12
					
					
				温州医科大学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学生,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特种医学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临床医学、医学技术、口腔医学、药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学、法医学、特种医学等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临床医学、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护理、药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医学技术、生物与医药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临床医学和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材料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化学、免疫学、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微生物学、农业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总论等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前1‰。
学校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临床医学类毕业生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稳居全国前10%。
学校拥有多所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同时设有数十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附属眼视光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保持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评价排行榜综合百强,附属眼视光医院稳居全国眼科专科医院前列。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现有中美眼视光学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中瑞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中泰护理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中韩药学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与中韩基础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世界百强名校阿尔伯塔大学合作举办温州医科大学阿尔伯塔学院,是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层次最高的机构。与波兰卢布林医科大学合作举办我国首个临床医学教育境外办学项目。与纽约州立大学视光学院合作获批教育部首个“中文+医学”项目。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院校、“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
温州医科大学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
1912年,留日学者韩清泉等人在浙江省杭州市创办浙江医学专门学校。
1913年,更名为浙江省公立医药专门学校。
1927年8月,更名为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
1931年8月,更名为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发动,10月,学校奉国民党浙江省府命令向浙西撤退,先后前往淳安、缙云,最后在1938年迁往浙江省台州市临海。
1939年8月,被建立于1928年的国立英士大学兼并,更名为英士大学医学院。
1943年,浙江省立医科专门学校复校。
1947年6月,该校迁往杭州,并升格为浙江省立医学院。同年,国立浙江大学医学院也在浙江正式成立。重新复名为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
1947年6月,浙江省立医学院和国立浙江大学医学院合并为浙江医学院。
1952年2月,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医学院。
1958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准备筹建一所新的高等医学院校。
1958年8月,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部分员工、设备和图书来到温州,成立“浙江第二医学院”。建校初期,由于校舍紧张,学校曾把温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临床教学基地。10月,以校址所在地改名为温州医学院,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学生。
1961年,该医院成为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1978年,学校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1年,学校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3年,学校获批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
1999年,国有民办独立学院仁济学院成立。
2001年,温州卫生学校并入温州医学院。
2002年,茶山校区落成。
2006年,该校又成为了博士学位授予点。
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的高等学校。
2011年,获批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
2012年11月,温医获批成为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承担“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两项改革试点项目。
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复函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温州医学院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5月,入选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7月,学校入选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2014年11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落户温州医科大学。
2015年4月,学校成功入选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并承担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和面向基层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9月,学校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
2016年5月,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妇女儿童医院。9月,学校首次入围国家外专局公布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计划”)高校名单。11月,新昌县人民医院正式成为学校非直管附属医院筹建单位。
2017年,学校成为浙江省的重点建设高校。
2020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病毒研究院揭牌成立;同月,经教育部正式发文,批准设立温州医科大学阿尔伯塔学院。6月,温州医科大学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增列金华市人民医院为学校非直管附属医院(筹)。
2023年,立项为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2024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正式启动家长学院,成为省内首个高校家长学院。4月,温州医科大学同一健康研究院揭牌成立。5月,浙江温州医科大学患者报告结局测量研究转化中心成立。11月16日,温州医科大学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和蛋白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研发中心正式入驻。
2025年4月13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温州市肿瘤医院)(筹)揭牌。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