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坐落于美丽的钱塘江畔、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由校本部和大江东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1136.7亩,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2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120万余册。截至2023年3月,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10000余人。
学校现有水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与信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浙江省水利水电干部学校)等8个教学单位,开设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环境艺术设计、金融科技应用等26个专业。学校按照国家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最新要求落实各项办学举措,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浙江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2个,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0个,全国水利职业教育优质、示范、骨干专业等建设项目11个。建有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发课程和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33门,国家规划教材、省部级重点教材和规划教材59种,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5项。
学校注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建有21个校内实训基地、292个联系紧密的校外实习基地,牵头成立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产教联盟、浙江省水利行业公共实训基地;作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设有现代学徒制学院“大禹学院”,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开展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设有27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点。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浙江水电技工学校和1984年成立的浙江水利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96年3月,浙江水电技工学校和浙江水利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办学。
2007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利用同济大学教学资源,由浙江省水利厅承办。
2008年,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2012年,获中国教育协会“2012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荣誉称号。
2014年,被评为“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
2015年,学校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16年12月,学校成立翔宇创业学院。
2018年1月,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顺利通过复查,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9年12月,浙江省水利水电干部学校并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撤销浙江省水利水电干部学校事业单位建制。
2021年5月19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揭牌。9月30日,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2022年2月,列入浙江首批省属社会评价组织名单。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7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