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十大建筑类专业大学 NO.1
适合男生留学的10个大学 NO.1
世界前十名的大学 NO.2
世界十大计算机专业大学 NO.2
美国十大私立大学 NO.2
北美洲十大名校 NO.2
获诺贝尔奖多的10所大学 NO.5
世界盛产亿万富翁的10所大学 NO.9
世界十大医学院 NO.20
美国十大名校 NO.2
美国大学100强 NO.2
世界排行前十的设计学院 NO.7
美国十大医学院 NO.9
全球十大难考大学 NO.9

x8
五星好评
麻省理工学院,简称“麻省理工”(MIT),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都市区剑桥市,主校区依查尔斯河而建,是一所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创立于1861年,早期侧重应用科学及工程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麻省理工学院倚靠美国国防科技的研发需要而迅速崛起。在二战和冷战期间,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对计算机、雷达以及惯性导航系统等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麻省理工学院素以顶尖的工程与技术而著名,拥有麻省理工人工智能实验室(MIT CSAIL)、林肯实验室(MIT Lincoln Lab)和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其研究人员发明了万维网(www)、GNU系统、Emacs编辑器、RSA算法等等。该校的计算机工程、电机工程等诸多工程学领域在2019-20年软科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世界前五,在2018-19年US News美国研究生院排名中位列工程学第1、计算机科学第1,与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同被称为工程技术界的学术领袖。
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系是较为知名、申请人较多和较“难读”的学系,并曾连续七届获得美国工科研究生课程冠军,其中以电子工程专业名气较强,紧跟其后的是机械工程。美国工程教育学会执行主任Karl Willenbrock曾经说过,“如果麻省理工学院忽然消失,国家安全堪忧。他们是工程的IBM。”
其余的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建筑学也都非常优秀。近数十年兴起的供应链管理专业也是麻省理工的强项,MIT的MLOG(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Logistics)项目已多年在全美排名第1,借助MIT在在制造业和交通领域的优势,MLOG汇集了供应链和物流领域较为权威的师资力量,并和世界五百强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此外,MIT斯隆商学院的MBA项目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是美国极富盛名的“魔术七大”(M7)顶级商学院成员之一,尤以创业课程和创业文化著称。
麻省理工学院占地168英亩,校园位于查尔斯河(Charles River)靠剑桥市(Cambridge)一侧,蔓延约1英里。
中央校区由一组互相连通的大楼组成,设计者为建筑家维尔斯·波斯维斯(Welles Bosworth),互相连通的设计是为了方便人们往来于各个院系之间,完成于2005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宽带无线网络遍布校园各个角落,共有3000个收讯点(就是出了校外一公里内,收讯率还是95%以上),是全美无线化做得较好的大学。
全校共有50台高速镭射打印机,不但可以自动印正反两面,而且打印速度为每分钟90张;这些高速镭射打印机分布在校园各个角落,学生和教授可以通过Pharos系统向校内内任何一台高速激光打印机无线发送待打印内容,这对于学习及研究有极大的帮助。此外,包括学生、教职工、校友在内的麻省理工学院相关人员享有每年免费打印3000页的福利。
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由五个主要的图书馆和几个所属的分馆组成。所藏图书1800万册、杂志19000种。此外,还有缩微资料、地图、乐谱等资料。图书馆共有工作人员200人。图书馆建于1916年,建筑比较老式。因校内不能再扩建图书馆,故临时在市郊租用仓库作为书库。该校业与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商定,共同在离波士顿市区25公里的地方建造藏书楼。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已正式启动新型多媒体数字图书馆系统,该系统成为世界其他高校搜集、保存和利用电子化科研成果的样板。名为“DSpace”的新系统,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惠普公司联合开发,前期开发历时4年之久。麻省理工学院发布的新闻公报介绍说,按照设计,此系统具备处理该校教师和研究人员每年完成的总计1万多份数字化科研成果的能力。这些成果包括期刊论文、技术报告和会议论文等,囊括了文本、音频、视频和图片等各类媒体格式。
近一个世纪来的发展,麻省理工学院已经发展成全世界极为重要的高科技知识殿堂及研发基地。因为二战和冷战,美国政府在自然及工程科学上大量投资,使得MIT在这段时间内迅速发展;过去50多年麻省理工也为美国政府制造许多威力极大的高科技武器。
20世纪MIT主要的成就是由杰·弗里斯特领导的旋风工程,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够实时处理资料的“旋风电脑”,并发明了磁芯存储器。这为个人电脑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而在1980年代,麻省理工大力帮助美国政府研发B-2幽灵隐形战略轰炸机,显示出先进的“精确饱和攻击”能力。麻省理工就此赢得“战争学府”之美誉。
麻省理工学院的座右铭是“手脑并用”或“头脑和手”
麻省理工学院的座右铭是“手脑并用”或“头脑和手”
麻省理工学院校训:Mens et Manus (拉丁语);Mind and Hand (英语);手脑并用,创造世界(中文)。
麻省理工学院拥有33支校体育队,隶属于美国国家大学体育协会(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NCAA)第三分区 (NCAA Division III )。其中,16支男运动员队和15支女运动员队,以及2支男女混合队。大约有20%的本科生参加至少一个校体育队。
截至2020年10月,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教职工及研究人员中,共产生了97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五)、8位菲尔兹奖得主(世界第七)以及26位图灵奖得主(世界第二)。
诺姆·乔姆斯基,是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被认为是20世纪理论语言学研究上较为伟大的贡献。
巴兹·奥尔德林,第二名(在尼尔·阿姆斯特朗之后)踏上月球的人而闻名;1962年获得麻省理工太空工程博士学位。
本·伯南克,前任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197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多伊奇,中央情报局前局长;现任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教授。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以色列前总理;1971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学士,1973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硕士学位。
蒂姆·伯纳斯-李,万维网之父;1994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创立了万维网联盟。
卡莉·费奥丽娜,前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198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硕士学位。
贝聿铭,世界级建筑师;1940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学士学位。
张忠谋,台湾集成电路制造公司董事长,1952年获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士学位,1953年获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硕士学位。
张朝阳, 搜狐公司创始人,现任搜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93年获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Dr. Lisa Su(苏姿丰博士)拥有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曾撰写超过40本技术刊物,并在2009年获选为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成员,是AMD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叶乃裳,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迄今惟一女教授。
曹简,1995年获得机械工程系博士,现任美国西北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
钱学森,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奠基人,193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
葛守仁,195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理科硕士学位,为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学院院长。
芭芭拉·利斯科夫,2008年图灵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系教授。
谢雅正,美国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硕士和博士,2017年香农奖(Claude E. Shannon Award)获得者。
孟少农,1942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中国汽车工业杰出奠基人之一,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第一任院长。
汤晓鸥,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全球人脸识别技术的“开拓者”和“探路者”。
王力凯(LEE-KAI WANG),1985年生于纽约罗切斯特,籍贯浙江义乌,美籍华人。曾就读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现已研究生毕业)。现供职于美国华尔街。著名音乐人王力宏的弟弟。
苏姿丰,籍贯台湾省台南市,1990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电机工程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电机工程硕士学位 1994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电机工程博士学位。现任美国AMD公司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MD 45年历史上首位女性CEO。
以上信息源自网络,数据截止至2021年09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