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民俗】出行风俗 出行宜择黄道日 行旅禁忌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聚焦中国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出行,第一件重要的事情是选择一个出行的吉日,尤当注意的是,逢“七”的日子不可启程,宁可延期:逢“八”的日子不可到家,宁可在旅途中多逗留一天两天,俗谓“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出行中还有哪些风俗习惯呢?一起来看看行旅禁忌。

外出旅行,第一件重要的事情是选择一个出行的吉日,尤当注意的是,逢“七”的日子不可启程,宁可延期:逢“八”的日子不可到家,宁可在旅途中多逗留一天两天,俗谓“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十三日忌出远门,因为“十三”与“失散”谐音。忌黑道日出门,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都不能出远门,更不能在外住宿。山东有些地方忌双日出门,说“要待走,三六九”。假如已经选定了一个起行的吉日,但临时忽然发生了不良的兆头,如,小孩跌了跤,大哭不止,失手打碎茶怀之类,则至少须延期一日,不然,很不吉利。

出门在外吃饭,有许多禁忌,如不要先喝汤,不要端着碗喝汤,要用匙,不要泼了汤,不要失落了筷子,不要打破了碗。又“出门千里,不吃枸杞”。枸杞为补肾壮阳药。这条禁忌谚语含蓄地告诫男子出门要注意控制自己,忌沾花惹草,寻花问柳。“落店”睡觉时,不要仆着鞋子睡觉,不然,会沉迷不醒。不要起床的时候站在床上,而且无论什么时候,不要站在或坐在人家的门槛上,主人家不高兴这样。

在山路上行走时,若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不能答应,也不能回头看,以为这可能是鬼魅在试探。人名为人体的一部分,若答应了,灵魂便为鬼魅所逮,人将遭不测。行路时,还忌讳遇上殡葬的,以为不吉利;这时可将衣帽脱下,扑打数次,以为破解,谓之“散晦气”。在山里,旅行者最忌遇见瘴气。远看着山头有烟、雾似的东西蒸蒸而上,这是瘴气发生了。抽叶子烟是一个避瘴气的法子,还有其他有强烈气味的东西,也可避瘴气。

行旅不与女人为伍,这是过去普遍遵守的禁忌。中国古代由于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妇人往往被视为不洁之物,是灾祸的象征,避女人成为辟邪的一个重要原则。

舟山群岛一带忌讳与女人同坐一船,有俗语曰:“妇女乘船要翻,妇女下海海要荒。”当地渔民还特别忌讳七男一女共乘一船出海。意思是七男一女乘船出海,类似“八仙过海”,恐惹恼了海龙王,会翻船的。行旅途中,男子绝对不可以在女子的胯下通过,即使是女子晾着裤衩,也要尽量避开。若男子住楼下,妇人不得上楼,如一定要上楼,必须示意对方避开,否则对男人是很不吉利的。

行旅禁忌避忌女人的心理现象的出现,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第一,是中国古代女子地位低下的反映,使男子觉得不屑与女子为伍。第二,是对女性经血的恐惧,以为“不洁”、“晦气”。第三,是性诱惑禁忌,与女子同行,容易引起性冲动从而带来灾祸。所以为了旅途的顺利就必须避女人。

在民间,人们出行,往往会被告诫或自觉地谨记一些行旅禁忌方面的警句,并以这些警句作为旅途避邪的指针。认为只要照着这些警句的要求去做,人在旅途便可避免灾祸。

“在家不敬月,出门招风雪”。这句警语要求出行的人们,要做好出行前的准备工作,要礼敬日神、月神、天神、路神等,以求得神灵的保佑。否则出门必定招致灾祸。

“爱走夜路,总要撞鬼”。这句警句告诫人们,出门者应尽量在白天赶路,这样才是安全的。如果总是夜里行路,总有一天要走上邪路,不是被鬼崇侵扰,就是被强人掠夺。

“一人不上路”。要求人们出门办事,应结伴同行,相互照应。如果孤身一人出远门,遇上困难就无法摆脱。

“穷家富路”。说的是出门在外要舍得花钱。因为外面不比家里,环境不适应,且又劳累奔波,相当辛苦,如舍不得花钱,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只有吃饱穿暖,才能抵御疾病。

“出门不露白,露白会失财。”告诫人们旅途之中,不要过于轻信于人,不要告诉别人自己所带的钱财,否则遇上坏人,就可能有被谋财害命的危险。

行旅警句,是中国禁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来源于人们的行旅实践,是长期以来人们行旅安全的经验总结,对行旅安全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民间还有一种“杨公忌”,也是专门避忌出行的日子。据《无何集》记载:“世俗多畏杨公忌,谓不宜出行,皆未悉其原委,故为所惑耳。今按其说,乃是 ‘室火猪日’。其术元旦起角宿,依二十八宿顺数,值室即为杨公忌。”按这样排列下来,杨公忌应当为: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二月十九。这些日子都是禁忌出门离家的。至于杨公何许人也,考之不详。有人说是指宋代术士杨救贫,是他推算出的这些忌日。

声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请勿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申请删除>> 纠错>>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国内节日习俗盘点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而传统节日习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本文MAIGOO小编为大家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包括春节习俗、中秋节习俗、清明节习俗、七夕节习俗、端午节习俗、重阳节习俗等,感兴趣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哦!
节日活动 传统文化 ★★★★
7w+ 241
【中国非遗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民俗项目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民俗,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民俗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民俗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民俗名单,包括春节等传统节日、泼水节等少数民族节日、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壮族歌圩、秦淮灯会、回族服饰、蚕桑习俗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_技艺_文学_美术_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医药_体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2014年和2021年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共计10个类别155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类167项,传统音乐类189项,传统舞蹈类144项,传统戏剧类171项,曲艺类145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109项,传统美术类139项,传统技艺类287项,传统医药类23项,民俗类183项。本文就从不同类别给大家汇总这些文化遗产名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人经纪 ★★★★
1.5w+ 86
【农村趣闻】奇闻异事_特色风俗_禁忌习惯_特色文化_娱乐消遣
相对于城市,大多数农村还保留着许多的传统习俗,比如杀年猪、贴年画、给孩子带长命锁、正月不理发等等,也有保留着一些娱乐消遣,流传着一些趣闻等。那么农村风俗还有哪些?农村生活、嫁娶、丧葬又有哪些习俗和讲究呢?下面MAIGOo编辑将为您盘点一下各种农村习俗、农村趣闻等等,包括农村嫁娶、丧葬、建房等习俗和农村一些趣闻传说、农村俗语等等,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 风俗 ★★★★
1425 16
【广州民俗文化】广州传统文化习俗大全 岭南文化特色 广州节庆介绍
广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多元文化的交汇,形成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传统民俗,包括岁时节庆、生活习惯、社会习俗、情感信仰和民间文艺等方面。名扬海内外的广州民间工艺和民间传统艺术集中体现了广州人的审美情趣,是千百年来岭南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广绣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广东音乐、粤剧与岭南画派被誉为“岭南三大艺术瑰宝”......下面本文的maigoo编辑整理了广州传统文化知识大全,告诉大家广州有哪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广州的传统节日文化习俗又有哪些呢?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广州文化 广州市 ★★★
7.1w+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