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方言起源 上海闲话分类 上海语言文化介绍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游客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上海话又叫上海方言、上海闲话,上海话拼音:shanghe hhehho,俗称沪语,是主要分布于上海市区的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狭义地从文化和历史上讲,主要指的是上海市区的方言,也就是被广泛流传和认同的上海主流方言。上海话有哪些文化历史?常用的上海话你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本文将为大家讲解下上海的语言文化,让大家对上海方言有个简单的了解。

一.上海话简介以及上海方言分类


上海话是现代吴语地区的最有影响力的方言之一。这不仅是因上海的城市地位,更是由上海闲话的历史形成和特点决定的。狭义上的上海闲话仅指“上海市区话”,广义的上海方言共计有七种主要方言:

1、上海市区方言(狭义的上海方言、上海市区话)

2、浦东方言(浦东话)

3、青浦方言(青浦话)

4、松江方言(松江话)

5、嘉定方言(嘉定话)

6、崇明方言(崇明话)

7、金山方言(金山话)

8、吴江方言(吴江话)

上海旧属松江府,曾隶属嘉兴辖下,语言以嘉兴话为主。松江府成立后,松江地区方言在嘉兴话的基础上独立发展,形成吴语中发展相对滞后的松江话。根据《松江府志》记载:明代是“府城视上海为轻,视嘉兴为重”。而到清朝则是“府城视上海为轻,视苏州为重”。苏州话因其权威性和丰富的文学形式(吴语小说、传奇、弹词和民歌等)对上海话也有过重要影响。是造成上海话语音简化并成为各地吴语“最大公约数”和代表音之一。上海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都十分易于其他吴语使用者理解。所以上海话有成为吴语起码是北吴语地区的通用语的基础和趋势,曾经在80年代前成为长三角地区通用语。由于推广普通话,上海话在吴语区的影响力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强制推广普通话,使得普通话取代了方言的作为主要的沟通工具。

和众多吴语系方言一样,上海话保留了更多古汉语因素。

(1)老派上海话有入声、有浊音。拥有“四声八调”即“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平上去入,清浊对立而分阴阳,是为“平仄”。而中原地区只有山西话(晋语)保留入声。普通话则不计平仄。老派上海话声调如下:[阴平]东;[阳平]同;[阴上]懂;[阳上]动;[阴去]冻;[阳去]洞;[阴入]督;[阳入]毒。

(2)上海话拥有强迫性的规则连续变调。

(3)老派上海话尖团分化,保留尖团音。

(4)上海话的词汇和语法等是历史积累和文明延续的必然结果,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

二.上海话历史起源

(一)形成时期(南宋-元)

上海话源于松江话,有700年的历史。上海的人口聚落是因上海浦而得名的。上海浦就是今从龙华到外白渡桥一段的黄浦江。上海方言是自从有了上海浦、有了上海人的聚居才形成的。古代在长江出海处的三角洲上,有一条自西向东、水势好大的松江(即吴淞江,苏州河),在其下游近入海处,有上海浦和下海浦两支流。以“上海”相称的聚落,最早见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当时在华亭县的东北方,有一个名叫“上海务”的管理酒类买卖和征酒税的集市,其他大约在今上海老城区的东北侧。东边就是上海滩。距今900多年。

后来到了南宋,吴淞江开始淤塞,原来在吴淞江上的大港口青龙镇为上海务所替代,政府在上海设立主管商船税收的市舶务,宋元之交,上海已经发展为华亭县东北的大镇。到了元至正二十八年(1291),析华亭县东北五乡为上海县时,县治就在宋代的上海务处,在这里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聚居中心,一种有别于松江方言的上海方言就形成了。

(二)扩散时期(明-清中期)

大致就在原上海县的地域内,县治的人口向周围逐渐扩散,在明代就形成了一个有别于松江方言的上海方言区。 因此,上海方言最有权威和代表性的是上海老城区方言。当然,上海县原是松江府的一部分,其人口主要是从松江地区扩散而来,这样,上海话也是松江方言在黄浦江流域的一个辩题。长期以来,府城松江方言也一直是上海话的权威方言。

历史上苏州府和嘉兴府是两个大府,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松江府却比较落后,而上海地区又是在近海滩,所以就整个松江地域的方言来说在太湖片里发展是很缓慢地,上海方言更为古老。它保留着许多松江方言留给它的很古老的语音和词语。

(三)融合时期(清末-民国)

由于上海面临东海,在清末碰上了特殊的机遇,1843年上海被迫开埠以后,成为一个自由发展的租界,有相当长时间的市民自治,使上海迅速变成一个国际大都市、金融中心,庞大移民和高速经济的冲刷,使上海话一跃成为太湖片吴语区发展最快的语言。近一百五十年来,上海话和上海这个城市一样突飞猛进,上海话中的一些要素在短短的两三代人里就可以看到较重大的变化轨迹,这在国内的近代语言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上海开埠后移民大量涌入,各路移民的语言对上海话造成了一番影响,尤以苏州话和宁波话为重。苏州话因其权威性和丰富的文学形式(吴语小说、传奇、弹词和民歌等)对上海话也有过重要影响。而宁波移民较多,上海话的第一人称复数“阿拉”和较多粗话脏话即来自宁波话。这样,形成以上海本地话(松江话)为主,多种吴语方言(苏州话、宁波话为主)的共存、混杂和融合的新上海话。新上海话继承了老上海话的基本特色,融合了北部吴语的主流特征,一跃成为太湖片吴语区发展最快的方言,也替代传统的苏州话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吴语方言,并与苏州话一起成为当代吴语的代表方言。由于缺乏专门的上海话教育和人口迁移,造成了上海话语音简化并成为各地吴语“最大公约数”和代表音。其他吴语使用者易于理解上海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所以上海话有成为吴语起码是北吴语地区的通用语的基础和趋势,曾经在80年代前成为长三角地区通用语。20世纪30年代是上海话的黄金时期。和香港类似,上海的作家们意译或者音译很多英文单词,用到书面文本中去,通过当时上海极其发达的各种平面媒体进行传播,然后被普通话吸收。

(四)现状

上海话曾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及有代表性的吴语方言之一,由于人口融合带来的快速蜕变以及普通话的推行,上海话同其它吴语方言相比,迅速异变、官化,已经越来越失去吴语的代表性及特性,懒音现象十分严重,青少年吴语能力普遍低下,民众开始怀疑上海话的代表地位。

但近二十年来,由于普通话的推广与对普通话的依赖,上海话的造词能力严重衰退,只出现了一个语式“勿要忒……”,以及“淘浆糊”等屈指可数的几个新词。

由于缺乏母语教育,吴语各地方言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有“懒音”现象,如上海话,原普遍分尖团,几乎消失,苏州话中亦开始出现此现象;疑母脱落现象十分普遍,上海话自称代词“我”ngu,许多青年发音时疑母脱落发音成wu。另外,清浊相混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期”。

三.上海部分俚语介绍

这里公布的是上海殖民地核心语词(中文和英语的混合结构,即所谓的洋泾浜英语)所得出的词源学结论(部份结果曾经在十五年前发表在上海《采风》杂志和《新民晚报》),这些语词原先都是江湖隐语,以后才泛化为市井俚语,并且继续成为当下上海方言中最有活力的部分。

1.门槛精:MONKEY,英语“猴子”加上汉语词根“精”,猴子精,引申为聪明的、精明的,构成典型的洋泾浜英语。其构词法得基本规则,就是英语读音的中文译名,再加上一个汉语词根。其它与此均可依次类推。

2.赤佬:CHEAT,欺骗,和中文“佬”的混生词语,一个鲁迅时代最流行的洋泾浜俚语。

3.小(老)开:小(老)KITE,大小“骗子”之意,以后引申为对有钱人的泛称。

4.戆大:GANDER,傻瓜,呆鹅,糊涂虫,引申为受骗者,被北方人读作“港都”。

5.混枪势:“混CHANCE”,CHANCE,机会,混枪势就是混机会,也引申为浑水摸鱼,等等。

6.发嗲:“发DEAR”,DEAR,亲爱的,可爱的,引申为娇柔的,撒娇的,媚态万千的。

7.轧朋友:"GET朋友",GET,搞,得到。搞女人,结交异性。“轧”是一个普遍运用的动词,可以进行各种自由组合,如“轧闹猛”(凑热闹)。

8.拉三:LASSIE,少女,情侣,引申为妓女、卖淫者或生活不检点的青年女子。

9.慕客:MUG,流氓,引申为嫖客。

10.大班:大BANKER,大银行家,引申为大老板、富豪。

11.退灶私:"退JUICE",JUICE为油水和钱财,“退JUICE”的本义,是流氓退还敲诈得来的油水与钱财,后引申为丢脸、失面子。

12.克拉:COLOUR,色彩,引申为时髦的、衣着光鲜的,仅由于形容上海老小资――“老克拉”(又记为“老克腊”)

14.接(划)领子:"接LEADS",LEADS,LEAD的复数形式,意为提示,暗示,线索。接LEAD,即得到暗示或暗示(“划”为上海方言,意为给出、抛出)。

15.着台型:(衣)着DASHING,DASHING本义指穿着打扮很漂亮,后引申为出风头、自我表现,自我炫耀等。

16.落佻:ROTTER,英国俚语,指无赖、下流胚、可恶的人、讨厌的家伙,名词。后转为形容词,意为无赖的、无耻的、下流的、卑鄙的。

17.噱头:SHIT,大便、胡说、谎言、大话,蹩脚的商品或表演,引申为吸引观众的低级趣味的表演,引顾客上当的骗局,以及各种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引人发笑的手段。

18.嘎三壶:GOSSIP,聊天,闲谈。

19.邋遢:LITTER,杂乱、四下乱扔的东西,在公共场合乱扔废物的人,引申为形容词:杂乱、凌乱和不修边幅。

20.回汤豆腐干:属于比较古旧的上海话,流行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恋人分手后重新复合,往往被称作“吃回汤豆腐干”。后也泛指一切“吃回头草”的行为。

21.戏话:请注意新闻里的“笑称”两字,如果阿忆的解释有自嘲的意思,用上海话说,他的言辞就属于“戏话”。“戏话”并非指不真诚的话,言说的人常常由于十分明显的戏谑表征,而令听者会心一笑:“侬格只赤佬,又讲戏话了喏!”

22.落场水:上海话里“呒啥落场水”即“没有面子”、“收场比较难堪”之意。阿忆如果不是说的“戏话”,复出真的因为是教授收入寒酸的话,那堂堂北大可真的“呒啥落场水”了。

23.弄松:上海话里捉弄、令人出丑的意思,程度上较“恶作剧”稍轻。明知娱记的镜头对着自己,还要在竞争对手力捧新星的演唱会上“公然”打瞌睡,如果是故意为之,则属于“弄松”对方。“弄松”未必有多大的杀伤力,用北方话说,最多给对方“添个堵”。

24.粢饭糕:新兴的上海话,指“又痴又烦又搞的女孩”。本事件中最起劲的是“凉粉”,如果人家李宇春的领导真的因为生理原因而在张靓影的演唱会上睡着的――如此,“凉粉”们还要纠缠不休,搞劲十足,那基本上就属于“粢饭糕”了。

25.挖塞、哇色:从英语worse演变而来,意思即worse的原意:更糟糕、更恶劣。对“挖塞”的通常理解是:心情郁闷、愤懑郁结于胸而不得舒缓。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关于农业的谚语 民间农事谚语 常用的农耕谚语
我们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更是总结出了许多规律性的农事经验,这些经验还被编成了大量的农事谚语一代一代的造福着后人,Mai...
MAIGOO原创 诗词美文 语言 ★★★
552 12
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排名 全国最难听懂的地方话 最难听的方言
我国人口较多,各个地方的方言更多,北方的方言大多和普通话类似,而南方的方言很多甚至有自己的一套语言系统,你觉得中国最难懂的方言是什么话呢?M...
MAIGOO原创 方言 语言/文学/国学 ★★★
2.7万+ 160
关于天气的谚语 常用的气候谚语 气象谚语大全
常用的气候谚语一般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观察气象而得出的经验总结出来的,熟记这些关于气象的谚语甚至要比看天气预报还要实用,Maig...
MAIGOO原创 诗词美文 天象景观 ★★★
311 8
世界十大最容易学的语言 世界上最好学的语言排行榜
很多人都对语言的学习充满兴趣,那相对来说哪些语言更容易上手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世界十大最容易学的语言,包括世界语、英语、弗里西...
MAIGOO原创 语言 语言/文学/国学 ★★★
14万+ 179
乌鸡鲅鱼是啥意思 饭圈谐音梗有哪些
经常在网上冲浪的朋友总是会看见各种各样新奇的词语,有些是由缩写形成的、有些是通过谐音形成、有些则是重组自创。显然网络梗中谐音梗占据了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