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线施工
确定线路走向: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电源线、通信线等线路的走向和敷设路径。尽量选择最短、最安全的路径,避免与其他强电线路或干扰源并行,以减少电磁干扰。
敷设保护管:在确定的线路路径上,敷设金属或塑料保护管。保护管应固定牢固,排列整齐,管与管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便于穿线和散热。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避免出现过度弯曲导致线路受损。
穿线:将电源线、通信线等按照设计要求穿入保护管内。穿线时应注意线路的标识,确保不同功能的线路不会混淆。同时,要避免线路受到损伤,如划破、拉伤等。在线路的两端应预留足够的长度,以便后续设备的连接。
线路连接与标识:在设备安装位置,将线路按照接线图进行连接。连接应牢固可靠,接触良好,避免出现虚接、短路等问题。连接完成后,应对线路进行标识,标明线路的用途、设备编号等信息,以便后续的调试和维护。
线路测试:使用万用表、兆欧表等检测仪器对敷设好的线路进行电气性能测试。测试项目包括线路的导通性、绝缘电阻等,确保线路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整改,直至测试合格。
二、安装调试
应急照明控制器安装:选择通风良好、便于操作和维护的位置安装应急照明控制器。一般安装在消防控制室内或专用的设备间内。控制器应安装在墙上,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通常为其底边距地 1.5-1.8 米。安装时应确保控制器固定牢固,水平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疏散指示标志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位置安装疏散指示标志。疏散指示标志应安装在墙面或地面上,安装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例如,安装在地面上的疏散指示标志,其表面应与地面平行,边缘与地面的间隙不应大于 3 毫米;安装在墙面上的疏散指示标志,其底边距地高度不应大于 1 米。疏散指示标志之间的间距应均匀,确保在任何位置都能清晰看到指示标志。
应急照明灯具安装:应急照明灯具应安装在疏散通道、楼梯间、配电室、消防控制室等需要照明的场所。灯具的安装方式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如吸顶式、嵌入式、壁挂式等。安装时应确保灯具固定牢固,灯具的光源应朝向疏散方向,为人员疏散提供良好的照明。
其他设备安装:根据系统设计,可能还需要安装区域控制器、中继器等设备。这些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方法应符合设计及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确保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正常。
设备单机调试:在系统通电前,再次检查各设备的安装和接线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分别对每个设备进行单机通电调试。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应急照明灯具的亮度、疏散指示标志的显示是否清晰、控制器的各项参数设置是否正确等。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
系统联动调试:在单机调试合格后,进行系统联动调试。将智能疏散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连接,模拟火灾发生场景,触发火灾报警信号。检查智能疏散系统是否能根据火灾报警信息自动启动,是否能按照预设的疏散方案调整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和应急照明灯具的亮度,实现对人员的正确引导。同时,检查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协调一致,如语音提示、广播功能等是否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