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橡塑保温板b1级阻燃标准是什么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橡塑保温板的燃烧性能等级主要分为A(不燃)、B1(难燃)、B2(可燃)、B3(易燃)。B1级属于难燃材料,这意味着该级别的橡塑保温板在特定的燃烧测试条件下,具有相对较好的阻燃性能。在具体的燃烧性能指标方面,B1级橡塑保温板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氧指数(OI):氧指数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它是衡量材料燃烧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B1级橡塑保温板的氧指数应不低于32%,较高的氧指数表明材料需要更多的氧气才能燃烧,也就更不容易被点燃。
2、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燃烧增长速率指数是通过锥形量热仪测试得出的指标,用于评估材料燃烧时的热释放速率增长情况。对于B1级橡塑保温板,在初始的20kW/m²热辐射通量下,其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0.2MJ)应不大于 120W/s。较低的燃烧增长速率指数说明材料在燃烧过程中热释放速率增长较为缓慢,火势蔓延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3、600s总放热量(THR600s):总放热量是指材料在燃烧过程中600秒内释放的总热量。B1级橡塑保温板的600s总放热量应不超过7.5MJ,较低的总放热量意味着材料燃烧时释放的热量较少,产生的火灾危险性相对较小。
4、焰滴落物及燃烧滴落物状态:在燃烧过程中,B1级橡塑保温板不应产生持续燃烧的熔滴或颗粒,以避免因燃烧滴落物引发新的火灾隐患。
二、橡塑保温板B1级与B2级的区别在哪
1、燃烧性能差异
B2级橡塑保温板属于可燃材料,其燃烧性能指标与B1级存在明显差距。在氧指数方面,B2级橡塑保温板的氧指数要求不低于26%,低于B1级的32%,这表明B2级材料相对更容易被点燃。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0.4MJ)方面,B2级要求不大于300W/s,高于B1级的120W/s,说明B2级材料燃烧时热释放速率增长更快,火势更容易迅速蔓延。600s总放热量(THR600s)上,B2级允许不超过15MJ,是B1级的两倍,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更多,火灾危险性更高。此外,B2级橡塑保温板在燃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燃烧滴落物,且滴落物可能会持续燃烧,增加了火灾扩散的风险。
2、应用场景差异
由于燃烧性能的不同,B1级和B2级橡塑保温板在应用场景上也有所区别。B1级橡塑保温板因其较好的阻燃性能,适用于对消防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如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医院、学校、公共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或重要的建筑区域。在这些场所中,使用B1级橡塑保温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火势蔓延,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争取更多时间。
B2级橡塑保温板则适用于一些对消防安全要求相对较低的普通建筑,如低层住宅、一般的工业厂房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B2级橡塑保温板时,应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规范要求,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如设置防火隔离带等,以提高建筑的整体消防安全性能。
3、安全系数差异
从安全系数角度来看,B1级橡塑保温板由于难燃特性,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更好地抑制燃烧,减少烟雾和有毒气体的产生,降低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而B2级橡塑保温板作为可燃材料,在火灾中更容易燃烧,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相对较多,安全系数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