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布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一、布料起皱或褶皱
故障现象:铺布过程中布料表面出现明显折痕,裁剪后成品布面瑕疵率高。
成因分析:
导布辊平行度偏差:导布辊安装不水平或长期使用后变形,导致布料传输时受力不均。
张力调节不当:布料张力过大或过小,超出材料弹性范围。
布料预处理问题:布料本身含潮率不均(如局部受潮)或卷装时内层褶皱未消除。
解决方法:
校准导布辊:使用水平仪检测导布辊两端高度,调整地脚螺栓至平行;若辊体变形需更换。
优化张力控制:根据布料材质(如棉、涤纶)调整张力参数,一般棉织物张力略高于化纤。
预处理布料:卷装前确保布料充分展平,潮湿环境下增加预烘干工序。
二、铺布张力不稳定
故障现象:布料在传输过程中时松时紧,导致铺布层数不均或跑偏。
成因分析:
张力传感器故障:传感器信号失真或线路接触不良。
传动部件磨损:伺服电机、减速器齿轮或同步带老化,导致动力输出波动。
气压不稳定(气动张力系统):空压机供气压力波动或气管漏气。
解决方法:
检测传感器:用万用表测量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否稳定,清理或更换老化元件。
维护传动系统:检查齿轮啮合面磨损情况,调整同步带张紧度(手指按压下垂量10-15mm为宜)。
稳定气源:定期检查空压机压力(通常设定0.6-0.8MPa),修复漏气管路。
三、送布不均或断料
故障现象:布料输送速度忽快忽慢,严重时出现断布停机。
成因分析:
送布辊磨损:辊面橡胶层老化或划伤,与布料摩擦力下降。
同步带松弛:送布电机与辊轴间的同步带因长期拉伸导致打滑。
布料幅宽超限:布料宽度超过设备设计范围(如设备最大幅宽1.5m,实际输送1.6m)。
解决方法:
更换送布辊:磨损严重时整体更换,轻度磨损可打磨表面恢复摩擦系数。
调整同步带:通过张紧轮重新固定同步带,确保按压下垂量符合标准。
规范上料:严格按设备铭牌标注的幅宽限制上料,超宽布料需分裁。
四、裁切位置偏差
故障现象:铺布完成后,裁剪机切割线与标记线错位,导致布料浪费。
成因分析:
定位传感器偏移:铺布终点或对齐传感器安装位置偏移。
程序参数错误:裁剪坐标设置与实际布料幅宽不匹配。
布料拉伸变形:张力过大导致布料在铺展过程中被拉长。
解决方法:
校准传感器:使用标准量块(如50cm钢尺)检测传感器触发位置,调整安装支架。
修正程序参数:根据实际测量布料幅宽,在操作界面输入正确数值。
控制张力:降低送布张力至材料屈服强度范围内(棉织物约8-12N/cm,化纤约5-8N/cm)。
五、运行时异常噪音
故障现象:设备启动或运行中出现“嗡嗡”异响、金属摩擦声或撞击声。
成因分析:
轴承磨损:导布辊、送布辊轴承因润滑不足或缺少维护导致间隙过大。
部件松动:螺栓、连杆等固定件因振动松脱。
异物卡阻:布料碎屑、线头进入传动机构或导轨。
解决方法:
更换轴承:拆卸磨损轴承,清理残留油脂后安装新轴承(建议使用耐高温锂基脂)。
紧固部件:用扭矩扳手按设备手册要求紧固螺栓(一般关键部位扭矩值标注于设备铭牌)。
清理异物:停机后拆卸防护罩,用压缩空气吹扫导轨、传动槽内的碎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