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粉末生产流程
一、原料准备与预处理
原料选择:根据目标粉末成分(如纯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选择高纯度原材料。例如,生产镍基合金粉末需按比例混合镍、铬、铁等金属。
表面处理: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皮、油污等杂质,防止后续熔炼过程中引入非金属夹杂物。常用方法包括酸洗、喷砂或机械打磨。
配料与混合:将不同金属原料按精确比例称量后混合,确保成分均匀性。对于合金粉末,需通过机械搅拌或熔融混合实现成分均一化。
二、熔炼与雾化制粉
熔炼:将混合原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形成均匀的金属液。
雾化制粉:将熔融金属液破碎成细小液滴并冷凝成粉末,是生产球形金属粉末的核心工艺。
三、粉末后处理与性能优化
筛分与分级:通过振动筛或气流分级去除粗颗粒和异物,控制粉末粒径分布。
还原处理:对易氧化粉末进行氢还原或真空脱气,去除表面氧化层,降低氧含量至0.05%以下,提升粉末活性。
机械合金化:通过高能球磨使不同金属粉末混合并形成固溶体或纳米晶结构,增强性能。
包覆处理:在粉末表面沉积一层其他金属或陶瓷,改善润滑性或耐腐蚀性。
四、质量检测与包装
粒度分析:采用激光衍射法或筛分法测定粒径分布。
化学成分:通过光谱分析(如ICP-OES)检测杂质含量。
流动性测试:测量休止角(<30°为优)或霍尔流速计评估铺粉均匀性。
氧含量检测:使用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确保氧含量符合标准。
真空包装:防止粉末氧化,延长保质期。
惰性气体保护:对高活性粉末充入氩气封装。
储存条件:控制温度(5-25℃)、湿度(<30%RH),避免团聚和性能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