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教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新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市场营销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行政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档案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信用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财政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能源经济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数字经济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应用统计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贸易经济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会计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税收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经济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社会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城市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广播电视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传播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经济统计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政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金融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全国文科难考的十所大学 NO.3
外交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统计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财务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哲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广告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保险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金融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中国十大研究生院校 NO.6
中国985工程十大名校 NO.7
考研难度较高的10所高校 NO.7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北京最大的十所大学 NO.8
中国十大名牌大学 NO.8
中国211大学十大名校 NO.9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信息安全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全国十大有前途的大学 NO.12
法语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德语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适合考研捡漏的十大985大学 NO.16
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高校名单 NO.1
中俄新闻教育高校联盟名单 NO.1
法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中国文科实力强的十大大学 NO.2
京港大学联盟名单 NO.2
北京十大名校 NO.3
历史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北京十大最美大学 NO.3
华北地区十大名校 NO.3
五院四系院校名单 NO.7
中国十大综合类大学 NO.7
华约七校名单 NO.7
中国难考的十所大学 NO.7
中国十大具有保研资格的高校 NO.8
北方十大名校 NO.11
考古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全国理科较难考的十所大学 NO.12
中国东部十大名校 NO.14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大学前八名 NO.1
文科生考研十大热门大学 NO.3
北京市十大综合类大学 NO.4
全国综合类211大学名单 NO.6
经济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13
物理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14
计算机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22

x25
五星好评
中国人民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为世界大学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京港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
学校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综合水平高的优势,积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理论型、管理型优秀人才,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从陕北公学至今,学校共培养了近30万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领袖人才,其中既有许多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又有许多闻名遐迩的企业家,政绩斐然的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以及卓有建树的新闻、法律、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工作者。
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
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
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1954年,学校被确定为以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大学和首批全国重点大学。
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培养马列主义师资和财经、政法干部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1960年,学校被中央确定为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1966年开始的“文革”给中国人民大学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大批干部、教师遭到批斗,各级党政组织陷于瘫痪,全部教学、科研工作被迫停止。
1970年10月,北京市革命委员会通知中国人民大学停办,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具有30多年光辉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中国人民大学被解散了。
1978年3月,中共中央指定成仿吾、郭影秋负责筹备恢复中国人民大学的工作。7月7日,国务院发文重申: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大学,恢复中国人民大学对于加强马列主义社会科学理论人才、经济管理人才和高等学校政治课师资的培养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
1996年12月,学校入选国家首批“211工程”高校名单。
199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10年4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01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2007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学校。
2009年,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为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
2012年11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13年5月,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2014年9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17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19年9月,学校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创始成员、理事单位。
2020年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2021年4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网络空间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举行揭牌仪式;5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揭牌成立。
2021年9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与支持下,组建成立了共同富裕研究院;统筹全校优势资源,成立全国高校首个双碳研究院,与两家国家高端智库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和中石油经研院合作共建“碳中和研究中心”;依托双方优势,与中信证券联合成立国有经济研究院。
2021年11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计划招生20人。
2022年2月21日,从北京城市副中心2022年投资暨重大工程专题发布会上获悉,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一期计划于2023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首批8000名学生届时将入住新校区。
2022年2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简称交叉院)揭牌仪式暨首届交叉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2年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先后走进思政课智慧教室、博物馆、图书馆,了解学校促进思政课教育改革创新、学校历史沿革、教学科研成果、加强文献古籍保护利用和促进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等情况,并主持召开师生代表座谈会。
2022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研究中心在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2022年12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发布消息称,该校新成立两大学院,分别为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和纪检监察学院。
2022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祖国完全统一研究中心成立。
当地时间2023年2月20日,由西南大学牵头,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等国内高校,与希腊雅典大学、佩特雷大学、亚里士多德大学和克里特大学共同合作成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
2023年3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成立。
2023年3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发起组建国际传播学会中国理事会成立。
2023年4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大学的相关创意写作机构联合成立“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
2023年5月20日,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9月,中国人民大学智慧治理学院正式成立。10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人大深圳高研院)在深圳成立。10月,与通用技术集团健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牵头成立全国养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10月3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式现代化浙江创新实践研究院”落户浙江。11月11日,首届纪检监察学科建设高端论坛暨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成立大会举行。同年,正式被纳入“英才计划”培养高校名单
2024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在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成立。4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应用数学中心(深圳)揭牌仪式暨应用数学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深圳举行。同年5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索邦大学、凯致商学院、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中法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在法国巴黎成立。5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深圳金融论坛暨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成立仪式在广东深圳举行。5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正式揭牌。5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食学研究中心揭牌。5月31日,中国人民大学“世界文学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中心”成立。9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学院成立。9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福州研究院在闽江学院揭牌成立。9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深圳)揭牌。9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启用。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4年10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