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十大名牌大学 NO.18
口腔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生态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网络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基础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哲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法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档案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中国东部十大名校 NO.8
中国历史悠久的十大本科院校 NO.3
中国十大科研机构 NO.9
材料化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中国十大国际知名高校 NO.8
社会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市场营销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地理科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历史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药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会计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海洋科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临床医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护理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酒店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旅游管理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行政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广东十大最美大学 NO.1
广东十大名校 NO.1
广州市十大名校 NO.1
二本学生适合考研的10个大学 NO.3
中国校园建筑最美十大高校 NO.4
适合考研捡漏的十大985大学 NO.5
生殖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中国适合谈恋爱的十大高校 NO.6
中国十大研究生院校 NO.7
广州海珠十大景点 NO.8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中国十大最美大学 NO.9
中国211大学十大名校 NO.10
物理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传播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生物科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中国本科专业比较多的10所大学 NO.1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电子商务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飞行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国际商务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金融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化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英语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全国文科难考的十所大学 NO.14
保险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中国面积最大的十所大学 NO.15
数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5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5
中国985工程十大名校 NO.17
考研难度较高的10所高校 NO.17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8
中国校名与地址不同的十所大学 NO.1
华南地区十大名校 NO.3
深圳市十大名校 NO.4
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学校名单 NO.4
南方十大名校 NO.6
中国在校人数多的十所大学 NO.7
香港高才通资格内地院校名单 NO.7
北约十三校名单 NO.7
考古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军地四医学校名单 NO.8
中坚九校名单 NO.8
中国文科实力强的十大大学 NO.9
10所考研比较好的医学类大学 NO.9
地质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中国十大综合类大学 NO.14
中国难考的十所大学 NO.15
全国十大国优计划试点高校 NO.15
中国院士数量较多的10所大学 NO.16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6
中国就业率高的10所大学 NO.17
经济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5
数学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6
大气科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基础医学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7
全国综合类211大学名单 NO.12
物理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20
计算机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31

x28
五星好评
中山大学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办,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共同创建的大学,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鲜亮红色基因、追求卓越品格和爱国奋斗精神。中山大学起初校名为国立广东大学。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如今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通过部省共建,在国家、地方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大学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形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一流办学特质。
如今,中山大学形成了三校区五校园统筹发展的办学格局,在广州、珠海、深圳扎根办学。广州校区重点提升文、理、医传统优势学科,珠海校区重点发展深海、深空、深地、深蓝学科群,深圳校区着力发展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各校区统筹规划、错位发展,三校区五校园共同支撑中山大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山大学成为全国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之一。
1987年12月,国家教委批准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成立。
1993年开始,教育部、卫生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山大学。
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
2010年11月,中山大学医科成为教育部、卫生部首批共建高校医学院。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5年7月,中山大学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名单。
2019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2020年,中山大学成为粤港澳高校智慧校园联盟创始成员。
2021年,首批加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2月,中山大学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0月21日,中山大学与澳门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旅游教育合作联盟”。11月12日,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成立,这是该校成立的首个学部,也意味着中山大学学部制改革正式启动。
2023年1月,中山大学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揭牌成立。2月8日,中山大学-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揭牌成立。3月28日,中山大学成立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至此,中山大学七大学部全部上线,标志着中山大学正式进入探索“学校—学部—院系”三级学术治理体系阶段。
2023年6月10日,中山大学极地环境立体观测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揭牌。
2024年1月4日,中山大学乡村振兴联合研究院成立大会暨首批成果发布会在中大怀士堂举行;5月10日,广东省首个现代化海洋牧场创新示范基地在中山大学揭牌;5月15日,百年中大·创新创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讲坛暨中山大学·深圳创新创业与科技金融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举行;6月,中山大学加入联合国“海洋十年”进校园联盟,共同宣读联盟倡议;7月2日,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深圳)揭牌仪式在第四届全球湾区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开幕式上举行。9月,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成立。
以上数据源自官网,相关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24年9月,具体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