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消协对网售智能门锁开展了比较试验,帮助消费者了解智能门锁真实质量状况,科学引导指导消费。比较试验样品由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以消费者身份从京东商城、天猫商城、苏宁易购、1号店、三星官网等电商平台随机购买,涉及28个品牌的38把样品,购买价格从790元到3700元不等。测试人员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时,发现没有任何一款智能门锁通过所有项目检测。
测试项目主要包括电磁兼容试验、环境试验、IC卡解锁试验、指纹解锁试验、密码逻辑安全性和电路非正常试验。
在此次试验中,有14款智能门锁样品宣称采用活体指纹检测技术,对假指纹可以进行防护,但检测人员使用假指纹进行试验时,均被轻易解锁。涉及标称“固特”、“金点原子”、“凯迪仕”等多个品牌的样品。
本次试验的样品中,有26款为IC卡解锁。试验结果显示,有24款样品的IC卡可被破解、复制。
密码设置是智能门锁的主要功能之一,此次比较试验从虚位密码长度、密码有效长度、允许输入错误密码次数和锁屏时间四个方面对样品进行了横向比较。
专家介绍,智能门锁的密码设置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密码长度过短,有的只有四位;二是允许输入错误密码次数过多,有的高达20次。
专家强调,所有电子产品都需要考虑在故障条件下产品的功能可靠性,单一故障不能造成核心功能的丧失。
在此次试验中,检测人员针对38款智能门锁施加了单一故障,有30款智能门锁样品在单一故障条件下出现解锁异常或上锁异常的情况,只有8款智能门锁样品在此条件下不受影响。
当检测人员完成所有单项检测,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时,发现了一个让人担忧的事实:没有任何一款智能门锁通过所有项目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38款智能门锁样品均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风险;超一半样品存在三项或三项以上安全风险;有8款智能门锁样品存在四项或四项以上的安全风险。
传销一般以“合法事业”为诱饵,灌输“一夜暴富”的理念,诱使人们误入歧途。被洗脑者轻则损失钱...
由于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横行,普通民众无法识别保护自身权益,市场上逐渐出现了“职业打假人...
为保护社会公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秩序,让社会各界明辨真相,避免受骗上当,民政部...
可能你不知道,反腐问题不只是官场的常态,更是互联网公司的常态。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从2010...
随着中国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虚假信息诈骗犯罪迅速在中国发展蔓延,山东临沂的准大学生徐玉...
国内欠人钱财却赖着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债务人(俗称“老赖”)广泛存在,这已经成为了当今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