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遗名录 山西省非遗传统音乐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民俗活动是山西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作为民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俗音乐是一种流行在山西的民间吹打乐,它广泛地参与当地群众的人生礼俗中,也是山西省的非遗项目之一,如流行于山西省柳林县县城及城郊穆村一带的民间弹唱、山西省东南部长治一带的上党八音会,这些礼俗音乐活跃在民间各种娱乐场合。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西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左权开花调、河曲民歌、唢呐艺术、上党八音会、锣鼓艺术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山西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省国家级非遗之传统音乐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Ⅱ-1 左权开花调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西省左权县 左权县民歌研究中心
Ⅱ-2 河曲民歌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西省河曲县 河曲县二人台艺术研究中心
Ⅱ-37 唢呐艺术(晋北鼓吹)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山西省阳高县 阳高县文化馆
Ⅱ-37 唢呐艺术(上党八音会)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山西省长子县 长子县文化馆
Ⅱ-37 唢呐艺术(上党乐户班社)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山西省壶关县 壶关县牛府鼓乐班社
Ⅱ-37 唢呐艺术(晋北鼓吹)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山西省忻州市 忻州市忻府区文化馆
Ⅱ-37 唢呐艺术(临县大唢呐) 传统音乐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山西省临县 临县大唢呐培训活动中心
Ⅱ-37 唢呐艺术(五台八大套) 传统音乐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Ⅱ-56 晋南威风锣鼓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西省临汾市 临汾市群众艺术馆
Ⅱ-57 绛州鼓乐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西省新绛县 山西绛州鼓乐艺术团
Ⅱ-58 上党八音会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西省晋城市 晋城市群众艺术馆
Ⅱ-64 文水鈲子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西省文水县 文水鈲子艺术研究协会
Ⅱ-66 五台山佛乐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西省五台县 五台县人民文化馆
Ⅱ-123 锣鼓艺术(太原锣鼓)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西省太原市 太原市群众艺术馆
Ⅱ-123 锣鼓艺术(云胜锣鼓) 传统音乐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山西省原平市 原平云胜锣鼓艺术社
Ⅱ-123 锣鼓艺术(软槌锣鼓) 传统音乐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山西省万荣县 万荣县软槌锣鼓研究会
Ⅱ-138 佛教音乐(楞严寺寺庙音乐) 传统音乐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山西省左云县 左云县传统音乐保护协会
Ⅱ-139 道教音乐(恒山道乐)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西省阳高县 阳高县文化馆
声明:以上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音乐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山西省国家级非遗之传统音乐项目介绍
唢呐艺术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基本乐器唢呐,俗称“喇叭”,是一种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分不同的种类,发音高亢、雄浑,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 详细>>】
“左权开花调”,是起源于宋元时期,流行于山西省太行山区的一种汉族山歌形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些民歌构思精巧,歌词新颖,衬词衬句凸显了浓厚的地方色彩,感染力很强。2006年5月20日, 山西省左权县申报的“左权开花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佛教音乐,中国佛教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颂佛”作用。形式有声乐和器乐等多种。2006年5月20日,山西五台山佛教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佛教音乐鱼山梵呗等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绛州鼓乐又称绛州大鼓,泛指山西省新绛县地方民间流行的锣鼓乐和吹打乐。新绛县有三大区域:汾北片、汾南片、河槽片,汾北片以穿箱锣鼓、汾南片以车鼓、河槽片以花敲鼓著称。绛州鼓乐产生于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县。新绛位于山西西南,运城北部,吕梁山南端,为晋、陕、豫三省区交汇之地,历来在政治、文化、经济方面居于重要地位。新绛县有着演奏鼓乐的传统,鼓乐是民间文艺活动的主要内容,更是当地“社火”活动中的最流行的节目之一。绛州鼓乐以花敲干打著称,这种鼓乐的演奏者充分利用鼓的各个部位以及鼓槌、鼓架的最佳声音进行演奏,演奏...起来宏厚博大,气势磅礴恢宏,声韵铿锵,粗犷豪放而有力度。2006年05月20日,绛州鼓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五台山佛乐是指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山西省内佛教胜地五台山寺庙中长期流传的传统佛教音乐,五台山佛乐兼有汉传佛教(称“青庙”)和藏传佛教(称“黄庙”)佛教音乐。五台山佛乐,始于北魏,并一直在五台山地区流传,特别是青庙佛乐,还在山西省五寨、左权、洪洞、襄汾、繁峙、代县、原平、太原市等地流传。2006年12月18日,五台山佛乐列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锣鼓艺术按各地特色大致分为:云胜锣鼓、中州大鼓、鄂州牌子锣、小河锣鼓、汉沽飞镲、常山战鼓、太原锣鼓、泗泾十锦细锣鼓、大铜器、开封盘鼓、宜昌堂调、韩城行鼓。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原锣鼓是由历史久远的“社鼓”演变传承而来的,流行于太原地区及晋中、吕梁部分地区。其节奏雏形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最早结构的形成可追溯到宋代宁宗年间(公元1195年)。 【 详细>>】
文水鈲子是流传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因表演中使用俗称“鈲子”的特制铜质小钹而得名,又因起源于该县凤城镇岳村,当地民众习惯上称之为“岳村鈲子”。文水鈲子起源于当地古代祈雨仪式,逐渐与民众的生活习俗结合,成为迎神赛社和日常迎宾的仪仗音乐,在演奏时用乐器模拟自然界中的风、雨、雷、电,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文水鈲子音乐多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频获殊荣,被誉为“三晋锣鼓中的一绝”,成了文水县传统艺术的名牌。文水鈲子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 详细>>】
上党八音会是一种传统民间吹打乐,在山西省东南部于长治、晋城一带广为流传。上党八音会形成发展于元明之际,成熟兴盛于明末清初。1949年后,晋城所辖境内八音会组织较为普及,特别兴盛。“文革”时期,八音会演奏活动被禁绝,几乎衰亡。1980年后,八音会又复苏兴旺了起来。2006年05月20日,上党八音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晋南威风锣鼓是诞生和流行于山西临汾一带的民间传统打击乐,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它击奏多姿、威武雄壮,故称“威风锣鼓”。每逢过年过节、喜庆丰收、集会游行,便会出现在民间。威风锣鼓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这种锣鼓演奏形式开始于尧、舜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威风锣鼓古朴典雅、纯正健美,蕴藏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是中国鼓乐的经典,具有形态、音响、乐曲、表演四方面的美学特征。2006年05月20日,晋南威风锣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道教音乐,是中国宗教音乐之一。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道教音乐吸取了中国古代宫廷音乐和传统民间音乐的精华,渗入道教信仰的特色,形成道教音乐的独特艺术风格,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份。2008年6月7日,道教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海有哪些非物质文化?据maigoo小编所知,上海现有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220项,其中包括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传统体育和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本文整理了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沪剧、锣鼓书、上海绒绣、顾绣、越剧、浦东说书、毛笔制作技艺等,还为大家盘点了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市 ★★★
2.9w+ 22
中国十大笙管乐非物质文化遗产 冀中笙管乐哪里最出名 笙管乐非遗有哪些
笙管乐是指以管子为主奏乐器,兼有其他吹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而构成的乐队演奏形式,其中又以冀中笙管乐流传最广泛,那么,中国笙管乐哪里最出名?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笙管乐非遗项目,包括屈家营音乐会、超化吹歌、涞水高洛音乐会、胜芳音乐会、白庙村音乐会、雄县古乐、子位吹歌、高桥音乐会、复州双管乐、南响口梵呗音乐会,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四川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非物质文化有哪些?本文Maigoo网小编整理了四川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中国四大名绣蜀绣、传统戏曲川剧,还有四川竹琴、川江号子、绵竹木版年画、蜀锦织造技艺、古蔺花灯、羌族刺绣、豆瓣传统制作技艺等,下面还盘点了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了解下四川非遗文化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省 ★★★
4.3w+ 22
中国十大传统音乐类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著名传统音乐项目
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类型可分为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那么,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有哪些?买购小编整理中国十大传统音乐类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琴艺术、西安鼓乐、南音、花儿、侗族大歌、蒙古族长调民歌、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麦西热甫、赫哲族伊玛堪,下面随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下中国这些传统音乐类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 ★★★
5129 3
【非遗名录】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方面。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设立“宣布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又称联合国非遗名录。代表作的评选从2001年开始,每两年一次,每次一国只可申报一项,鼓励多国联合申报,不占名额。2008年起不再公布,改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代替,新名录于2008年公布的第一批即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三个批次的合计。截至202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730个。下面本文整理2001-2024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2001-2024年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的名单,具体各国的非遗文化的项目请查看下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
4.4w+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