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广告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财务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中国适合谈恋爱的十大高校 NO.1
海洋科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电子商务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中国校园建筑最美十大高校 NO.1
统计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旅游管理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外交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国际商务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天文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化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经济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十大名校 NO.10
金融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生物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保险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税收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法语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生态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全国文科难考的十所大学 NO.12
金融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新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经济统计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生物科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英语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广播电视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财政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亚洲十大最美大学 NO.13
政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5
社会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5
考研难度较高的10所高校 NO.19
中国十大国际知名高校 NO.20
厦门十大城市名片 NO.8
厦门十大赏凤凰木好去处 NO.1
厦门思明十大景点 NO.6
华东地区十大名校 NO.9
南方十大名校 NO.9
中国东部十大名校 NO.11
中国文科实力强的十大大学 NO.12
中国十大综合类大学 NO.15
中国十大科研机构 NO.16
全国十大国优计划试点高校 NO.18
福建十大名校 NO.1
厦门市十大名校 NO.1
福建十大最美大学 NO.1
中国十大最美大学 NO.2
厦门十大景点 NO.18
经济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7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6
教育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数学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12
全国综合类211大学名单 NO.13
法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考古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物理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21
厦门十大历史古建筑 NO.12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7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8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0
北约十三校名单 NO.4
中坚九校名单 NO.7
中国校门最豪华的10所大学 NO.9
中国难考的十所大学 NO.16

x7
五星好评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一所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大学。建校以来,学校秉持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立校志向,形成了“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打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发挥“侨、台、特、海”区位优势,彰显“海峡、海丝、海洋”办学特色,先后进入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形成了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化学、生物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统计学、教育学等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全国新一轮学科评估中,高峰学科、优势学科数量实现倍增,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成效显著。学校入选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教育部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原则和创新实践研究典型案例”。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构建高水平国际化办学新格局。已与境外270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与54所世界知名高校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牵头发起成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学校贯彻落实中央支持福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打造台湾师生登陆“第一家园”,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的前沿。
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开校,初创时为私立,设有师范(包括文、理科)、商学两部。
1937年7月1日,经陈嘉庚函请,南京国民政府同意将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
1937年9月4日,由于日军侵犯厦门,学校迁鼓浪屿;11月间,学校定出迁汀计划;12月24日,开始迁移;于1938年1月12日安全抵达。5月间,厦门大学校舍被日寇炸毁。在闽西长汀期间,师生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教学,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1946年6月1日,厦门大学校本部开始迁回厦门。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厦门市军管会于10月20日委派军代表吴强、肖枫接管厦门大学,组建新的厦大党支部。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经济学家王亚南教授为厦门大学校长。
1951年,原省立福建农学院并入厦大,改成厦门大学农学院(校址在福州市),原私立福建学院的政治、法律、经济三系并入厦大。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大调整。1952年院系调整前,厦门大学拥有文法学院、经济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5个学院、19个系及5个专修科。院系调整后的厦门大学系所设置为:中文系、外文系、历史系、经济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马列主义教研室、体育教研室、华侨函授部、南洋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化学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成为文理科的综合性大学,并在52年之后陆续又有院系调出。
1958年7月,厦门大学下放归福建省管理。
1963年9月,经中央批准,厦门大学改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厦门大学下放给福建省革命委员会领导。
1966~1970年,厦门大学停止招生5年。
1971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时有9个系,除保留1966年的8个系外,福建师范学院教育系迁回厦大开办。
1972年,厦门大学水产相关系调入厦门水产学院。
1981年11月26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2年,厦门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经济学院。
1986年9月12日,试办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成立。
1995年7月,厦门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 ”建设行列。
1996年,厦门大学成为首批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
1997年4月,厦门大学“211工程”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审定立项建设。
2001年2月,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一期重点建设高校之一。4月6日,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奠基兴建。12月,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3年9月,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同年11月,设立嘉庚学院。
2004年,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高校之一。7月,厦门大学被增列为中管高校。
2005年底,厦门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评估。
2006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111计划”)首批立项名单;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7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
2010年,学校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国家”珠峰计划)。
2012年,教育部、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在北京签署《重点共建协议》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厦门大学。11月,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2013年7月,入选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10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月,厦门市政府与厦门大学签署共建厦门大学医学院协议。
2013年9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获中国教育部批准建设,开办本硕博教育,是国家重大境外办学项目建设,分校于2016年投入使用。
2014年,学校牵头的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5年4月6日,学校整合航空系、机电工程系和自动化系等学科组建成立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2017年1月,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厦门大学成为首批获准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7月,被确定为“十三五”期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共建高校。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依托厦门大学建设国家天元数学东南中心。
2019年3月,学校整合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人口研究所、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人类学研究所组建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12月,与英国创意艺术大学合办的“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获教育部批准设立。
2022年11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宣布撤销,将原人文学院下设的中国语言文学系、哲学系调整为学校直属教学科研单位,在原历史系的基础上成立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2023年11月26日,厦门大学成立国际传播研究中心;12月1日,发起成立福建省文化和旅游研究联盟。
2024年3月,厦门大学新增运动训练本科专业;3月9日,厦门大学成立未来教育研究中心。11月25日,厦门大学海洋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12月13日,厦门大学-东软医疗磁共振联合研发中心签约仪式暨物理智能磁共振技术与产学医合作论坛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举行。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4年12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