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全国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行 储能专业最好的十所学校推荐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369号 上传提供 2025-04-06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储能科学与工程是开设于2020年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能源动力类,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主要涉及储能、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就业前景火热。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十大名校依次是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哪个大学好吧!
  • 排排榜
  • 关注榜
  • 得票榜

声明:全国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行榜是以大数据算法统计为基础,再通过maigoo研究员广泛收集整理汇编行业资讯/机构媒体、官方网站公布的排行数据、网络投票、点评、关注度、口碑、行业发展趋势等参数信息;结合学校的专业社会知名度、专业水平、学术影响力、办学特色、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办学时间、办学规模、学校荣誉、公共服务体系等评估指标,综合分析研究专业测评、拟合行业大模型而得出,是大数据、云计算、数据统计真实客观呈现的结果。上榜名单由大数据算法统计系统自动生成,名单仅供参考,另外本榜单不作学业规划指导,学校的排行情况可能会因不同评价体系、年度表现以及政策调整等因素而有所变动。学校具体最新的情况,建议查阅官方或权威教育部门发布的最新数据。为我喜欢的投票>>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 推荐入榜/提交>>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西安交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隶属于未来技术学院,本专业依托整合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众多理工优势学科,借助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平台,提供科创空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包括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江、杰青在内的各类人才以及来自国内著名企事业单位的行业专家在内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是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最好的学校之一。 【 详细>>】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哈尔滨工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于2021年,是全国首批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隶属于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是全国首批硕士点和博士点学科授权点单位,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被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MAIGOO编辑了解,学院师资队伍雄厚,拥有多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各类国家级青年人才、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优秀人才。 【 详细>>】
地址:哈尔滨市、深圳市、威海市
上海交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隶属于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以能源与动力、电气、材料、化学化工等优势学科为支撑,旨在培养引领储能产业发展的跨学科、复合型、创新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学院拥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及核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学科。此外,学院还拥有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船舰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动力机械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 详细>>】
地址:上海市
华中科技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于2021年,是全国首批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隶属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该专业依托多个学院,已形成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为主干学科、融合多个学科领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特色。自设立以来,专业逐步形成了以《物理储能基础》《化学储能基础》《热储能基础》《电池技术基础》等为核心课程体系的培养计划,并正在积极推动与东方电气集团、三峡集团、宁德时代等储能领域龙头企业的形成长效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 详细>>】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山东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于2021年,是全国首批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隶属于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本专业融合传统工科专业与新兴学科,自动化、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工程管理等多专业深度交叉融合,采用国际化办学、全过程创新实践、校企协同育人等多种培养方式,强化现代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志着学校本科现代化建设、内涵式建设的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进入新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学院已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构成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 详细>>】
地址:济南市、青岛市、威海市
天津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于2021年,是全国首批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本专业由天津大学求是学部牵头,依托化工、机械、材料、自动化四个学院共同办学,旨在培养在能源前沿领域从事技术或系统的科学理论研究和在企业研发团队中进行储能关键原创产品和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买购网编辑还了解到,本专业新增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天津大学也获批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建设高校。 【 详细>>】
地址:天津市
重庆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于2021年,是全国首批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隶属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人才组成的教师团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学院已发展成为多层次、全方位的热科学与能源动力工程博士、硕士、本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基地。 【 详细>>】
地址:重庆市
全国首批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中央部属 教育部直属 双一流 211
华北电力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于2021年,是全国首批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隶属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院学科水平始终保持在国内一流行列,在第四轮和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排名均位列A-,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学科排名均稳步提升,“材料科学”、“化学工程”位列ESI世界前1%行列,“工程学”位列ESI世界前1‰行列。学院在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学科竞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展开全部】 【 详细>>】
地址:北京市、保定市
华东理工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于2022年,是全国第二批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隶属于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院研发实力强大,拥有煤液化气化及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氢能绿色制造与利用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含碳废弃物资源化零碳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等研发平台。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电化学基础、传热学、储能原理、储能材料与工艺、储能系统与应用、储能专业实验等。 【 详细>>】
地址:上海市
全国首批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中央部属 教育部直属 双一流 211
北京科技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于2021年,是全国首批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隶属于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maigoo编辑了解,本专业汇集融合多学科名师,含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市教学名师周国治教授,长江杰青等国家级人才、国家级青年人才等。专业以“电化学储能、先进储能材料、工业储能和智慧储能”为主要专业特色、以“电储能、热储能、氢储能及碳中和”为交叉学科方向,构筑“四纵四横”的储能新格局。 【 详细>>】
地址:北京市
更多相关榜单
中国工学类高校排行
本科热门专业的名校
本科热门专业榜
中国各省十大名校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推荐入榜>>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卓越大学联盟学校名单 卓越大学联盟的9所院校都有谁 E9联盟高校名单
卓越大学联盟,全称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联盟,是由9所工信部和教育部直属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组成的高校联盟。那么你知道卓越大学联盟的9所院校都有谁吗?下面本文整理了卓越大学联盟学校名单,成员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一起去看看E9联盟名单吧!
计算机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33所大学入选计算机类“101计划”
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推动科技发展和经济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101计划中,计算机学科是选取的重要学科之一。不仅五所985大学全部入选了,还有一些211大学也在其中。下面本文编辑整理了计算机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起去看看详细名单吧!
大学 亚洲
1286
国内最难考的十所政法大学 政法类大学录取难度排行前十
政法类院校是指以法学、政治学为主要学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包括公安院校和警察学院。随着国内就业环境变紧张,大量考生倾向于报考找工作更简单的政法类大学,使政法大学录取难度直线上升。本文盘点了中国最难进的政法大学排行,前十名依次是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四川警察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等,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情吧!
政法大学 大学 ★★★
139 1
2025年中国非双一流高校百强榜 2025中国“双非”大学排行榜
“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评选2轮,首批140所,第二轮建设高校147所,除了双一流高校外,中国非双一流高校排名如何?MAIGOO小编为你盘点了软科世界中国大学、CNUR中国大学排行榜、校友会等权威高等教育机构发布的中国“双非”大学百强榜名单,其中,深圳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扬州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非双一流大学进入中国“双非”大学TOP10名单,一起来看看榜单详情吧。
华约七校联盟成员名单一览 原"华约联考"包括哪些学校
华约七校是一个由7所大学高校组成的自主招生联盟,7所学校进行联合考试选拔,联合命题、统一笔试、共享成绩,这些学校办学层次、水平相近。不过在2015年之后,联盟模式失去生存空间,华约等联盟逐渐解散。你知道华约联考成员都有哪些吗?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学校,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情吧。
中国高校联盟 大学 ★★★
7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