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南昌,创建于1952年,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现为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学校拥有前湖、上海路、共青城校区,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飞行器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航空服务与音乐学院、软件学院、通航学院(民航学院)等专业学院,有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管理型学院,以及独立学院科技学院。
学校拥有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等3个ESI全球前4‰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还有多个江西省一流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硕士研究生推免工作单位。
学校获批国家实验室江西创新中心,成为航空发动机领域国家科技战略重大创新平台网络成员。与西班牙国家研究会共建全省高校唯一国际联合实验室,获批地方高校唯一的中国航发集团级UTC。拥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基地。入选首批“领航江西”智库成员单位,获批江西省重点高端智库。
学校先后获评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省文明校园、省生态文明先进单位、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连续多年获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平安校园”。
南昌航空大学肇始于1952年创办的汉口航空工业学校,1953年改名为中南第一工业学校。1954年迁址南昌,1956年改名为南昌航空工业学校。1978年更名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7年3月16日,教育部同意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更名为南昌航空大学;4月2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学校更名为南昌航空大学;12月,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南昌航空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学院)。
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2009年,获批博士学位立项建设预测单位。
2010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月1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十二五”共建南昌航空大学协议书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
2011年,成为具备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资质院校之一。
2017年12月,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22年1月,入选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10月21日,航空宇航学部成立。
2023年12月4日,南昌航空大学孝彭书院揭牌。
2024年1月2日,南昌航空大学航空科技馆正式开馆;同日,南昌航空大学航空产业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