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派

#宗教教派# 0 0
正一派即正一道、天师道、五斗米道,起源于东汉末年,由张道陵(又称张天师)创建,在元代以后逐渐形成独立的宗派,与全真派并列为道教两大主流派别。该派尊张道陵为祖天师,以《道德经》、《正一经》为主要经典,以符箓斋醮、降神驱魔为主要宗教活动。其天师世系以“正一教主”身份出现,并统领正一龙虎山、上清茅山、灵宝阁皂山三大符箓道派。
详细介绍 PROFILE +

“正一”意为“正以治邪,一以统万”。正一道又称正一派,其始祖是汉末张道陵及其开创的“正一盟威”之道,又称天师道,称张道陵为祖天师或老祖天师。至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张与材被嗣为第三十八代天师,袭掌江南道教,大德八年(1304)授以“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后又授以“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赐一品金印。从此,天师世系均以“正一教主”身份出现,并统领江南阁皂山、龙虎山、茅山等三大符箓道派,此后除《道德经》外,《正一经》亦为主要经典,以符箓斋醮、降神驱魔为主要宗教活动的如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净明派、太一道等等均称正一道或正一派,与金元出现的全真派并列为道教两大教派。

历史沿革

永和六年(141),张道陵著作道书24篇,自称“太清玄元”,收徒设教,建立东汉道教基层组织。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时称“五斗米道”。汉安元年(142年),张道陵托言太上老君亲降,授“三天正法”,命其为“天师”;同年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经”,命其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又托言太上老君于汉安帝二年下二十四治(布化行道的地区机构):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嘱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于是张道陵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即二十四治。进而设立祭酒,分领其户,有如宰守。从这时起,道教开始有了正规教团组织“正一盟威道”,后世也称之为“天师道”。

张道陵之孙张鲁在曹操远征巴蜀时受其官职封赏,随其到了内地,天师道徒几万户被曹操安置于长安、洛阳、邺城等地。天师道始在内地传播。很多贵族加入天师道,如王羲之,祖辈从汉魏之际即信仰五斗米道。

南北朝时,北朝有寇谦之、南朝有陆修静对天师道进行了改革。寇谦之出身于贵族家庭,祖辈几代信奉天师道。他自幼学道,后跟随道士到华山修道,最后选定嵩山作为其传道地,成为十六国北魏之际北方天师道领袖。他废除了原来祭酒等道官私授教职的做法以及天师道一些教职的世袭制度,要求“唯贤是举”并废除原有的二十四治名称,规定信徒不得随意改投道官,道官招收弟子应先考察三年等。他还重新制定了有关宗教活动的规章,废除入道费用、治病报酬等租米钱税,规定“从今以后,……唯听民户岁输纸三十张,笔一管,墨一挺”。寇谦之教导道教信徒遵守修道戒律,认真作斋功礼拜,从而得道成仙。后人称经寇谦之改造后的天师道为新天师道或北天师道。

陆修静出身于江南士族名门吴郡陆氏,他对道教发展有着重大贡献。为了将当时的道经去伪存真,加以整理,他到处搜访道经,足迹曾经遍布半个中国。他整理了《灵宝经》,编写了《灵宝经目》。在编写后者时,将《灵宝经》分为“三洞四辅十二类”。后来的《道藏》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陆修静制订完善了道教戒律和斋醮仪式,整理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规定。经过陆修静在斋仪方面的统一、规范和编订以后,天师道从形式到内容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健全。后人称陆修静的天师道为南天师道,以此和寇谦之的北天师道相对。

隋唐时期,道教兴盛,正一道逐渐融合其它符箓各派。宋真宗曾召见第24代正一天师张正随,赐其“先生”的称号,自此,直至南宋末第35代天师张可大,几乎代代正一天师都得到赐号。宋徽宗时,第30代天师张继先极得宠信。朝廷为他在京城附近修建了“崇道观”,龙虎山的上清观也升格为“上清正一宫”。自从张可大被宋理宗授予总管符箓各派的大权,正一派就取得了符箓派道教的统领地位。

正一道在元代也受到尊宠。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三年(1276)召见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赐玉芙蓉冠、组金无缝服和银印,授权其主领江南道教,第二年又封其为“宣道灵应神和真人”。此后,历代正一天师都被元统治者封为真人。泰定二年(1325)第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被封为“翊元崇德正一教主”,并被授权常管全国道教事务。元代,龙虎山天师府权力很大:可以建议任免江南各地道教事务管理官员和道观管理人员,向皇帝提出新建道教宫观的经费供给和人员编制建议,还可以直接发放“度牒”,即道士身份。

明太祖朱元璋赐第四十二代正一天师张正常“真人”,并下诏让正一天师世代掌管全国道教。自此,至第五十二代张应京,除第五十代张国祥,代代天师都被封为大真人。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曾以全国道教首领的身份,写下《道门十规》一卷,阐述了道教派流、宫观修整等问题。

清代、民国年间,正一道逐渐衰落。1912年,第六十二代正一天师张元旭在上海筹建正一派的全国性教会组织“中华民国道教总会”,但仅成立了上海分会。

教义思想的演变发展

张道陵初创道教时的教义思想,主要以《老子想尔注》为中心。张道陵用宗教神学思想来重新解读《道德经》,这就是早期经典《老子想尔注》的由来。张道陵认为:“道者,天下万物之本也。”其主要思想,就是把“道”人格化为“太上老君”,强调道教是至高无上的神圣的真教,不容任何人冒犯,把“道”人格化和神格化,使带有神学色彩的“道”成为主宰人世的至上尊神。此外,张道陵还将“道”解释为“一”,使“一”与“老子”等同。用“道”、“一”、“老子”三位一体的神学“道论”体系来完善原始道教思想。正一天师道早期教义思想,除《老子想尔注》以外,还有《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正一盟威箓》、《天官章本》等重要经典。尤以《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最为重要,其中最具史料价值的《大道家令戒》、《天师教》、《阳平治》三篇,受到了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张道陵创道之后,尚有许多历代高道先贤对正一天师道的教义思想进行改良、升华。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山中宰相”之称的南天师道陶弘景吸收了玄学家的道学思想,将“道”看成是宇宙万物之源;北天师道寇谦之将儒家的“礼”与“道”糅合在一起,创立完善的神仙谱系,完成了民间道教官方化的历史进程。这一时期出现了多部天师道重要经典,如《云中音诵新科之诫》、《道门科略》、《真诰》、《真灵位业图》等等。

唐、宋、元、明时期的“道论”与佛教禅宗、儒教宋明理学互相影响,“道”的实际意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外在的个体的“道”变成直指人内心的“道”。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在这方面很具有代表性,他在谈道时,总要伴随着谈“心”,把“道”与“心”视为同一物,将“道”完全“内化”。张继先所著《虚靖真君语录》多采用此观点,代表作《大道歌》开篇就说,“道不远,在身中”,就把虚无缥缈的“道”纳之于人身之上。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同样如此,他明确提出了“观心知道”的思想,在其代表作《岘泉集·冲道》一文中指出:“知道者,不观于物,而观于心也”。张继先与张宇初虽然对“道”的表达有异,但其思想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

不仅如此,正一道非常重视道教经书的注疏和编纂。张道陵作《老子想尔注》来评点《道德经》,确定了早期天师道的理论框架。此后历代天师,如张与材、张嗣成、张宇初、张国祥等人以各种不同观点、教义诠解《道德经》,丰富了道教理论。尤其是张嗣成天师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著成的《道德真经章句训颂》,该书把训释与赞颂结合以注释《道德经》,行文流畅,常以诗歌语言寄托道教哲理,别具特色。张宇初天师著有《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四卷,此书是道教重要经典《度人经》的注释,注文采诸家之说,分节解说,故称通义,注文偏重内丹理论,用以解释经文。清代雍乾时期担任过大上清宫提点的高道妙正真人娄近垣,对正一天师道教义思想颇有建树,这集中反映在娄近垣所著《妙正真人语录》中,其中有数篇代表性的文字被雍正皇帝《御选语录》收用。

主要特点

一、重视斋醮、祈福禳灾、祛邪驱鬼、超度亡灵等活动。

符箓文化传承1800余年,都是在道教正一派内部流传,有其不可替代的专属性、唯一性和神秘性。

正一天师道科仪名目繁多,大致可分为阳事和阴事两大类。根据斋主的要求,又有不同的规模和规格。阳醮主要是为斋主举行祈福、消灾、求子、庆典及祈雨祷晴所用。阴醮则用于超度亡魂。道教在举行斋醮时,必先沐浴斋戒。

道士在施法时,常常以符、咒镇邪去病。符者,按《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云:“合天地正气曰符”,《清微元降大法》云:“符者天地之真信,人皆假之以朱墨纸笔,吾独谓一点灵光通天彻地。或曰:符者阴阳契合之具也,惟天下之至诚者能用之,诚苟不至。自然不灵,故曰: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精精相博,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纸以号鬼神”。

另外,道士在施法过程中,常常需要念咒掐诀。咒在道教经典中,有“祝告”之义,“夫祝之之意,欲以达乎天地神明,果尔,则世间善恶之祝在报应耳”,诀又称手诀、法诀、斗诀、神诀,在举行醮仪中使用,又分“单诀”、“双诀”,即单手或双手行诀,行诀是鉴别正一派道士功底深浅的重要标志。

二、授箓是正一派传承的重要方式。

受箓也是正一派道士修真成仙的重要条件,只有受箓才能“名登天曹”,有道位神职,斋醮中的章词才能奉达天庭,得到神灵护佑,因此受箓后才有资格主持斋醮仪典。受箓者称箓生,须具备一定条件。受箓后,发给箓牒。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8546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词条所在榜单
最新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佛教建筑景观】著名佛寺_佛教名山_重点寺院_佛像佛殿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佛教在中国发展的2000多年的历史中,留下了许多的寺庙、佛塔、名山等等建筑,比如少林寺、法门寺、塔尔寺、灵隐寺、寒山寺、普济寺等名寺古刹,还有崇圣寺三塔、大雁塔、释迦塔等佛教名塔,还有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等佛教名山。下面为您盘点一下佛教著名寺庙、佛教名山、佛教名塔等佛教建筑,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
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少数民族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哪些
伊斯兰教在中国经过1300多年的传播和发展,各族穆斯林已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各族穆斯林将伊斯兰教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构建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伊斯兰教文化体系,那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哪些呢?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少数民族,如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等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世界十大影响力最大的宗教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教派是哪些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倾向于把宗教看作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含义。下面小编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世界上的十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道教、犹太教、儒教、神道教、巴哈伊教、罗马天主教,这些你都知道吗?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道教十大著名教派 道教主要流派有哪些 道教门派一览表
中国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流派支派,有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有些传承至今。那么道教主要流派有哪些?下面,MAIGOO小编为大家盘点道教十大著名教派,包括正一派、全真派、茅山派、灵宝派、龙门派、神霄派、遇仙派、清微派等等,一起来简单了解下吧。
中国佛教十大宗派 汉传佛教有哪些宗派 你知道几个
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有五教十宗、汉传佛教十三宗等说法,其中五教即小乘教、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圆教,那十宗又分别指哪些佛教宗派呢?下面MAIGOO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中国佛教十大宗派,包括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大乘八宗以及俱舍、成实小乘二宗,一起来了解下吧。
喇嘛四大派别 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介绍 西藏佛教主要教派的区别
据史料记载早在西元三百年左右,佛教的一些观念已经传入西藏地区,我们称之为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其中又分为四大教派,分别为: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那西藏佛教主要教派的区别都是什么呢?它们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和传承,一起来了解下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介绍吧。
世界十大佛教圣地 佛家弟子一定要去的朝圣地 佛教旅游胜地盘点
佛教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之一,作为佛教发源地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更是留下了许多佛陀的传说和印迹,对于许多信佛的朋友来说很多佛教旅游胜地一定想亲眼去看去感受,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世界十大佛教圣地,如中国五台山、尼泊尔蓝毗尼园、印度鹿野苑等等,这些都是佛家弟子一定要去的朝圣地。
【宗教书籍排行】宗教圣书_十大佛经_道教经书_儒家经典书籍盘点
宗教是人们祈求灭除苦恼不安、获得希望与安心的心灵寄托,正确的宗教信仰能指导、修正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宗教思想玄奥精微,而宗教书籍体现了宗教的思想精华,是信徒研习的重要手段。那么你知道佛教的书籍主要有哪些吗?佛经经典、儒家经典著作、道家经典又分别是什么呢?下面MAIGOO小编就从宗教圣书、佛教书籍、道教书籍、儒家经典著作等方面为您盘点宗教书籍,一起来看看吧!
【道教景观】道教宫观_重点宫观_道教名山_著名道观_妈祖庙_关帝庙
无论是世界上哪个国家,信仰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国本土宗教为道教,其在国内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的宗教场所和名胜古迹,比如白云观、中岳庙、太清宫等著名宫观,有武当山、龙虎山、青城山、齐云山、罗浮山等道教名山。下面一起来看看国内道教名山、道教名观、妈祖庙、财神庙等等道教景观吧!
【修行修炼方法】禅定_入定_瑜伽_太极_气功_呼吸法门_宗教长寿秘籍
修行是一种旨在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个人修养水平的活动。常见修行锻炼方法有哪些呢?在日常生活中,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行住坐卧皆修行,最简单从打坐、呼吸,到练太极、气功、功夫、瑜伽等都是修行,正确的修行可以让人延年益寿,有的修行还可让人百年后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下面MAIGOO小编就为您盘点各种修行锻炼的方法,修行的方法有三千,总可以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去修行,一起来看看吧!
【宗教建筑】佛寺_道观_庙宇_教堂_祠堂_各种宗教建筑景观汇总
宗教建筑是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来的,在宗教侵蚀的过程中,其建筑也随同广播世界各地,并与各个国家的民族建筑相结合,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型制。宗教建筑是有灵魂的,其崇高与完美往往使步入其中的人们叹为观止,甚至被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所征服。本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常见的宗教建筑,包括了佛教建筑、道教建筑、儒教建筑、伊斯兰教建筑、基督教建筑等多种宗教建筑类型。
【中国人信仰】儒家_佛家_道家_佛教八大宗派_拜佛礼佛_佛物_佛教活动
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传统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是佛教、道教。其中,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最早,对中国文化影响很深,国内也有着一些佛教组织比如佛学院、中国佛教协会。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讲究让人真正领悟现世的欢乐。这些宗教都有不同的教派,但是无论哪种,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日常是需要进行一些修行的,比如烧香拜佛、作揖叩首等。下面为您盘点一下中国人信仰的宗教及这些宗教派别、佛教烧香拜佛的讲究、道教礼仪、佛教盛事、佛教圣地以及一些常识,一起随MAIGOO小编来看看吧!
佛教七宝 佛教七珍宝引 佛教七宝是哪七宝
各种各样的宝石经常使用在各大宗教中,比如七珍八宝这个常见的佛教用语,“佛教七珍”又称佛教七宝,即七种珍奇宝物,那你知道佛教七宝是哪七宝吗?maigoo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佛教七宝,其中包括:金、银、琥珀、砗磲、琉璃、玛瑙、珍珠、蜜蜡等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中国五大宗教 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合法宗教是哪个
中国五大宗教是指在中国具有一定历史影响,形成中华民族风范,拥有一定规模性和区域性而形成具有一定地位的信教教别,它们分别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兰教,你觉得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合法宗教是哪个呢?这五大宗教中你觉得中国人信仰什么教最多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藏传佛教四大神山 藏传佛教四大雪山排行榜 除了冈仁波齐还有哪几座
藏区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圣地,寺庙、圣湖还有神秘的雪山等等都让人满怀向往,你知道藏传佛教四大神山是哪几座吗?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藏传佛教四大神山,包括:西藏的冈仁波齐山、云南的梅里雪山、玉树的尕朵觉悟山和青海的阿尼玛卿山,除了第一神山冈仁波齐还有哪几座你也听说过呢?
【世界宗教】佛教_道教_犹太教_基督教_伊斯兰教_宗教活动_世界宗教节日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诞生是因为人们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人们通过宗教祈求灭除苦恼不安,获得希望与安心。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宗教吗?中国五大宗教分别是哪些?不同的宗教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区别?有哪些著名的宗教节日和大型的宗教活动?本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关于世界宗教的知识。
【古人类活动遗迹】文化遗址_历史遗迹遗址_石窟石刻经幢_遗址公园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许多灿烂辉煌的活动遗迹文明。中国古文化遗址有哪些?中国古代人类创造出了龙门石窟、莫高窟、云冈石窟等石窟,赵州陀罗尼经幢、松江唐经幢、惠山寺经幢等经幢,苏仙岭三绝碑、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苏轼荔子碑等碑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唐蕃古道等著名古道,还有一些如秦始皇兵马俑、圆明园遗址公园等文化遗址……下面为您盘点一下石窟、经幢、石刻、壁画、古道、遗址等古人类活动和文化遗址,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各地佛教协会大全 各省佛协信息汇总 中国佛教协会简介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中国也毫无疑问的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各地佛教协会也应运而生,中国佛教协会早在1953年就于北京成立,明确的规章制度、精细的人才培养、强大的佛教教义核心使其无愧于各地佛协的表率,MAIGOO小编就为您带来了中国佛教协会简介,和各地佛教协会大全,各省佛协信息都可以其中找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佛教十大著名艺术品盘点 佛教著名绘画作品有哪些
随着佛教圣地旅游市场的放开和一些以佛教题材为主的艺术品流入市场,人们对于佛教艺术品收藏的兴趣和热情也日益提高。本文盘点佛教十大著名艺术品,有黑石世尊观音像、明永乐释迦牟尼坐像、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引路菩萨图、大士像、罗汉图、寒山拾得图、西游记、佛本生故事、维摩演教图。以下是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宗教名人】高僧_佛教名人_佛学家_信佛名人_道家名人
宗教信仰是人类对自己心中王国宗主的向往与精神皈依所在,是人类精神的阶段性体现。在国内,佛教和道教是传承了多年的两个重要教派,而在这两个宗教中也有涌现了许多的集大成者,比如古代的慧能、法显长老,道家得道飞升的张道陵、葛玄等,当代高僧净心长老、星云大师等等。下面MAIGOO小编就为您盘点一下国内的高僧、佛学家、著名的道士、宗教名人等排行,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