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龙舟赛与竞赛类的龙舟赛不同,水口的龙舟赛是一场自觉自愿参与的民俗活动。在水口百年龙舟赛的发展史中,传统龙舟文化不断地与水口民俗碰撞着,小规模的龙舟赛随着时代发展也逐渐盛大。
在代代相行的龙舟竞渡中,水口人民形成了一股独有的精神。于国而言,水口龙舟赛以端午节为根,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以示爱国之心永恒。于己而言,龙舟赛以水口人民身为行,锻炼了百姓身体,促进健康。于家乡而言,龙舟赛区域争霸,团体协作,增强了地域间的团结。在龙舟赛在水口发展的百年间,它一方面传承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之心,另一方面,又与当地民众的团结精神相结合,是中华传统文化与民俗精神相结合的一大典型优秀案例。
其次,水口龙舟发展规模与数量也是经时间慢慢沉淀的。旧时水口龙舟仅4艘,分别为上壑龙舟“排龙”、仓前龙舟“红马”、高长面龙舟“白马”,以及下铺龙舟“麒麟”。虽然,旧时水口龙舟建造精美但是在数量少稍显不足。直到2008年,水口龙舟协会成立后,龙舟船的数目才逐步骤增,天柱山3艘,水口7艘。龙舟不断新陈代谢,以新承旧。
在规模上,以往龙舟竞渡被邀请的兄弟船有:闽清县龙舟、闽侯小若龙舟,闽清大若、安仁溪、雄江三个村龙舟。还有本县的黄田龙舟、湾口龙舟、溪岚龙舟,每次赛事、龙舟船数都在三十艘以上。所以每逢端午佳节,闽江的u型江面上总能见到舟联四方之态。龙舟在闽江滑行的景色,总能给看客视觉与气势上的冲击。
在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有这样一座小镇,它位于闽江沿岸,在每年的端午佳节这边便会举行一次声势浩大的龙舟赛,这座小镇就叫做水口镇。在不久以后,这边又将上演新一轮的龙舟争霸赛!
水口古称囦关,历史悠久,位于古田溪与闽江交汇处,与福州、宁德、南平、三明四市交界,东距福州84公里,离古田城关40公里。
由于位于水运运输要处,水口的许多民俗文化都与水有关,其中包括当地的民俗龙舟赛。古田水口镇的龙舟赛比赛发展久远,迄今已有百年历史。
据《古田县治》记载,明末清初时期,古田城关(旧城)、谷口、水口、平湖等地赛龙舟已具规模。
水口的龙舟竞渡则始于清末光绪三十年(公元1905年)端午节,以高场面乡绅“排尾主”黄灿南为首牵头,水口龙舟竞渡成为一项纯民间群众活动,参与者全是自觉自愿,不计报酬。
到民国时期,古田城关每年都在剑溪举行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赛龙舟活动。比赛时间从农历五月初五至初十,参赛龙舟多达20条。
解放后,城关地区一年一度的龙舟赛,按街道和城郊村落分别举办,直至1958年县城搬迁为止。水口、湾口、溪岚、平湖的龙舟赛从不间断。
“文化大革命”期间,龙舟被视为“四旧”而毁,竞赛活动停止。直到80年代后,龙舟竞赛活动复为活跃,并一直延续至今。
漫长而曲折的龙舟发展史,使水口镇的龙舟文化得到沉淀。端午节赛龙舟的民俗也早已深入当地人的基因里。每年的端午时节,闽江与古田溪与闽江交汇处总会上演一场百舸争流的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