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彻斯特大教堂(Manchester Cathedral)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瑰宝,见证了多个世纪的变迁。这座教堂最初作为地方教区教堂,始建于1215年。一个世纪后,在1421年,它成为了一座学院教堂,吸引了非修道院神职人员的聚集,形成了一个自治组织团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1847年曼彻斯特建立了新的教区,这座哥特式建筑也随之升级为cathedral。它的彩色玻璃窗(Stained Glass)是这座教堂的一大特色,这些玻璃窗描绘了圣经中的故事,帮助人们理解那些深奥的场景。对于那些买不起圣经的平民来说,这些彩窗就像是“穷人的圣经”,通过光影的映射,为室内增添了一幅幅神圣而美丽的画卷。
曼彻斯特大教堂在圣安纳广场(St Ann's Square)和维多利亚火车站(Victoria Station)之间,原是12世纪的建筑,多次被损毁,在维多利亚时代又重新建造,但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国人的炸弹炸毁。曼彻斯特大教堂是英国较宽的教堂,并以牆上凋刻精美的林肯学校唱诗班而着称。曼彻斯特大教堂是曼彻斯特市内15个一级保护建筑之一。
参观这座教堂大约需要30到60分钟,你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一种神圣而宁静的氛围。
曼彻斯特大教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教堂,据说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该教堂的建筑面积非常宽敞,是英国较宽敞的教堂之一。而较为吸引人的则是教堂内的一座吊桥,这座吊桥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建于1421年。